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2005年8月30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播发了介绍著名老藏医强巴赤列的节目,现将有关对话摘登如下:
主持人:这里是古城拉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就座落在大昭寺的对面藏医院大街上。这位正在给病人看病的老藏医叫强巴赤列,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前任院长。现在老人已经77岁高龄,年迈体衰、双目失明。但是每天慕名来找他看病的患者却络绎不绝。
记者:以和前相比,现在来找您看病的病人多吗?
强巴:现在找我看病的人比较多,但是我年纪到了,不能全部都满足要求。
记者:我知道,你除了眼睛不好以外,活动也不是很方便,那你给病人看病会觉得累吗?
强巴:看多了就觉得累。
主持人:强巴赤列是我国惟一的国家级藏医专家,至今已经行医50多年。在强巴赤列的从医生涯中,医治过的病人不计其数,其中有不少疑难杂症在他手中药到病除。今年年初,一位来自西藏昌都市的患者来到了藏医院。这位患者是昌都一位建筑工人,5年前从施工的楼上摔下造成脑震荡,经常头疼甚至晕倒。在此之前他到过不少地方求医问药,但都没有效果。在朋友的指点下,他找到了强巴赤列。
强巴:患者来了之后,我开了两个处方,其中一个处方治疗效果非常好。
记者:您觉得脑震荡为什么西医看不好,到您这儿用藏医的办法就能看好呢?
强巴:我们有好的药,治疗脑震荡的药。
记者:是什么药?
强巴:矿物药。
记者:矿物药是藏医特有的吗?
强巴:特有的,矿物药是藏药的一种,是藏医在高原上采集各种金石、草药等按照药性组合而成。矿物药对治疗脑神经特别效果好。几个月过去了,那位昌都的患者病症到现在没有再次出现。
主持人:强巴赤列,1928年出生在一个藏医世家,幼年进入哲蚌寺,成为一名小喇嘛。13岁那年,一个偶然的原因,小强巴拜当时最著名的藏医钦饶罗布为师开始学习藏医。
记者:在您小的时候,您的母亲原本是想送您到布达拉宫的俗官学校学习,希望你以后能当官是吧?后来你怎么当上了医生?
强巴:后来有个尼姑活佛,他说我如果当官的话生命不长,必须要当医生。
记者:您之前自己的志向是想当个喇嘛官吗?
强巴:没有,我很少喜欢宗教,还是当普通人好,这只是父母的想法,
主持人:这里叫门孜康,藏语的意思就是藏医天文历算学院,是强巴赤列的老师钦绕罗布在1916年的时候修建的。13岁的强巴离开哲蚌寺之后就来到了这样,一边修行一边学习。
藏医学是藏民族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下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公认的四大传统医学之一。在治疗关节炎、胃病、中风、偏瘫、心血管疾病等方面,藏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疗方法。在藏医经典中,最集大成的著作就是成书于1200年前的《四部医典》,这也正是强巴赤列学习医术的主要内容。当时的小强巴生性聪明,《四部医典》中的20多万字内容,他只花了3年的时间就烂熟于心,深得老师的喜爱。
记者:3年时间你就在这里不断地背这些医书,不觉得枯燥吗?
强巴:比较枯燥,但是我们这里学习风气好,大家都跟我辛辛苦苦地学习,背这个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