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五、其他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考察,促使壮医善用毒药和解毒药的原因还与壮族的风俗和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如有毒的动物以及具有解毒作用的动物药的发现就与壮族喜食动物这一饮食习惯有关。广西的石山面积占全区面积的1/4,这些石山区是各种动物生存的良好自然环境,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林吕何《广西药用动物》一书就收有动物药125种。壮族长期以来依山傍水而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如《桂海虞衡志》曰:"僚,在江溪恫之外,俗谓之山僚,依山林而居,元酋长版籍,蛮之荒忽无常者也。以射生食动物为活,虫若能蠕者,皆取食"。这种射生的生活必须依靠毒箭,因此促进壮族寻找毒药来制作毒箭。同时,年长日久,壮族民间也形成了喜吃蛇鼠等各种山禽野兽的习俗,因此,很容易在生活中发现哪些动物是有毒的,不能吃;哪些是无毒的,可以吃;哪些可以做药。生饮玳瑁血、龟血、猪羊鹅鸭血以解毒的经验就是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至今在壮族民间尚有生饮蛇血、鸡血、猪血等动物血液的习俗。此外,酒精中毒的发生与壮族的饮酒嗜好有关;槟榔、圣商的解毒作用的发现,与壮族喜吃槟榔、圣齑有关。
如第五章第九节所述,在壮乡,每年端午节有举办药市的风俗,这实际上是一次自发的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因此,壮医善用毒药与解毒药的经验也通过药市得以相互交流,并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促进壮医对中毒学的深入研究。
【中医诊疗网】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