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3月,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主编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获广西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结束了壮医药没有专著的历史。
6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民族古籍整理的指示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及有关地、市、县卫生局成立了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整理小组及办公室,挂靠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中医医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领导和统一部署下,组织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壮医发掘整理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2月4日,国家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同志视察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
12月中旬,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在南宁主办召开了全区首届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
1987年 1月5日,区科协学字[1987]02号文,批准成立广西民族医药协会,挂靠在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
1988年 4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创办《民族医药报》(试刊),国内统一刊号:CN45-0047,1989年1月5日,该报在南宁市正式创刊,国内公开发行。
12月,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基建完成,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1989年 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在南宁西园饭店亲切接见和宴请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负责同志和部分民族医药专家,并合影留念。
5月21日~23日,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在南宁召开"壮医药线点灸经验交流暨研究会成立大会"。
11月26日-29日,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处在南宁主持召开"全区民族医院工作暨第二届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
1990年 黄瑾明教授应邀赴京参加百名中医专家特邀门诊,运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诊。
1991年 3月19日,国家卫生部部长陈敏章视察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并题词:"为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学做贡献"。
5月,黄汉儒主任医师率领由5人组成的广西民族医药代表团应邀到越南谅山、河内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
1992年 11月5日-7日,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在南宁主办召开"第三届广西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以威昌博士为团长的泰国生药学会和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药学院代表团应邀参加学术交流会。
1993年 2月18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研办字L1993]第044号文件决定,同意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作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的民族医药研究基地加挂"中国中医研究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的牌子。
2月26日,举行挂牌仪式。中国中医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凤楼、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厅长蓝芳馨亲自主持挂牌仪式。
5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发[1993]56号文将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列为全区25个综合改革重点科研单位之一。
1993-1997年 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黄汉儒主任医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4年 4~5月及7-11月,黄瑾明教授应邀出访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就壮医疗法进行讲学,把壮医药诊疗技术传到了国外。
1995年 1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江家福到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视察,并对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做厂重要指示。
1月1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诸国本副局长到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视察,对民族医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提高做了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