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5.灯花灸疗法
又名灯火灸、灯草灸。是用灯芯草蘸植物油,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灸灼病变部位或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法分明灯灸、阴灯灸、余热灸三种。明灯灸方法:将点燃的灯芯草慢慢地向穴位移动,并稍停瞬间,待火焰略变大,则立即垂直点触于穴位上,随之发出清脆的"啪"声,火亦随之熄灭,一般1次1~15壮。此法多用于治疗急性病和急救用。阴灯灸方法:施术者左手持点燃的灯芯草,左手拇指压一下点燃的灯芯草,利用拇指温度压在病人的穴位上,每穴施灸2~3次。此法多用于治疗小儿科疾病和慢性疾病。余热灸方法:用灯芯草1~3根浸油后点燃,待灯芯草烧燃后即把火吹灭,利用灯芯草的余热点在病人穴位上。此法常用于治疗腹泻等疾病。
6.鲜花叶透穴疗法
是将鲜花或叶子置于所治病症穴位上,用燃线香或药根枝点燃,隔花叶灸灼,通过鲜花芳香之气,绿叶浓厚之味而达到调节脏腑,祛秽辟邪,通窍宁神,除病康复的一种疗法。该法根据病症选择治疗用穴,结合壮医天地人与花木生机同步运行的认识,按岁气物候季节采用鲜艳春花、绮丽夏花、金碧秋花、献瑞冬花。凡当节令鲜花如含苞、初展、开放、盛开、敛容等花瓣及嫩叶、玉叶、绿叶、碧叶、红叶、金叶等叶片,均可选用。该法材料丰富,易学易用,施治安全,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疾病救治。
7.麻黄花穗灸疗法
是将浸泡过药水的麻黄花穗点燃后以拇指直接按压在某些穴位上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制作方法:取硫磺15克、乳香6克、没药6克、丁香3克、松香3克、桂枝6克、雄黄15克、白芷6克、川芎6克、杜仲12克、枳壳6克、独活6克、细辛3克、炮甲6克、两面针6克、通城虎6克、金不换6克,加95%酒精500毫升浸泡3周,取过滤液加入冰片3克、麝香1克,再加入适量的3厘米长的麻黄花穗浸泡,密封备用。此法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头痛、头晕、体癣、手脚麻木、痧病等。
8.竹筒灸疗法
竹筒制法:取一根长约8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之竹筒,一端留住竹节,另一端锯掉竹节,然后在距开口端2埂米处分别开两条长方形气槽,宽约2厘米,长达另一端之竹节。施灸时,先用野芋头切成厚度约2毫米之薄片,粘贴于竹筒的开口端,然后植入艾绒,平气槽(2厘米处)为度,点燃艾绒,以粘贴野芋片的一端轻压在痛处或选取的穴位上,待到局部感觉热甚(能忍受为度),再重压竹筒,使热感消失,约过10分钟即可。此法常用于治疗各种痹证、腹痛、腰痛等病证。
9.艾灸疗法
是壮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分艾炷灸、艾卷灸两种。艾炷灸是用艾绒制成大小不同的艾炷备用。使用时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灸或隔药(姜、蒜、盐、蛤蟆皮等)灸。艾卷灸又称艾条灸。其法可分4种:①温和灸:将艾条点燃·端,靠近穴位熏烤,至病人感觉温热舒适,就固定不动。灸至皮肤稍起红晕即可,一般灸10~30分钟。②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接近灸的部位平行往复回旋熏灸(距皮肤约3厘米),每次灸10~30分钟。③雀啄灸:将艾条点燃一端后对准穴位,如小雀啄米一样的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施灸,每次灸5分钟。④实按灸:将药艾条点燃后裹上10层油纱纸或3~5层棉布,乘热按到穴位上,使热气透达深部而发挥治疗作用。艾灸具有通经活络,理气祛寒,回阳救逆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虚寒性疾病,如腹痛、风湿骨痛、泄泻等。
【中医诊疗网】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