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美容护肤 > 减肥瘦身 > 正文

时下风靡全球的瘦身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2-2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最近又有一种新的营养瘦身方法在国际上开始流行,那就是低GI瘦身法。   


  名词解释:GI   


  所谓GI,即GlycemicIndex,就是营养学上所说的“升糖(葡萄糖)指数”, 即摄取的食物在体内转换成“糖”的比例。高GI值的食物,会加速人体的血糖上升,血糖的上升会导致胰岛素的分泌,而骤升的胰岛素就是促进脂肪形成的元凶。选择低GI食物,可降低人体胰岛素分泌、减少热量产生及脂肪形成。   


  食用适中GI值的食物,是人们控制体重的关键。人们在营养师的建议下或通过自学,均衡摄取低GI值的食物,可以达到健康瘦身的目的。   


  低GI值瘦身的原理   


  胰岛素是胰脏分泌出来的荷尔蒙。当我们吃东西时,血糖值升高,胰脏会分泌出胰岛素,将身体所需的血糖储存在肝脏或肌肉内,多余的血糖会转换成脂肪被储存起来。 胰岛素的多少会影响人体热量的吸收,选择含有较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降低人体胰岛素的分泌,有预防热量产生及脂肪形成的功效。短时间内血糖如果升得太高,胰岛素就会唤起身体机能,将吃进体内的热量转化成脂肪,所以会变胖。   


  低GI值瘦身法   


  吃低GI值营养均衡的食物,使食物的热量,缓慢持续地被身体吸收,一部分变成脂肪,一部分被身体其他的脏器所消耗掉,从而达到瘦身目的。   


  绝招1 先吃大量蔬菜


  大部分蔬菜是低GI(葡萄糖)的食物,先吃蔬菜会增加饱足感,也就不会吃进过多淀粉类食物。   


  建议:新鲜蔬菜就生吃吧,含有丰富纤维质的蔬菜只要经过烹调(即使只用水煮),GI也比生吃时高,所以生吃会比煮熟来得好。   


  绝招2 选糙米当主食


  将主食改成糙米,能得到充分饱足感,压力不会累积,连严重的便秘问题也会解决。   


  建议:将白米换成糙米之后,只要体脂肪率下降,就是脂肪有燃烧的证据。   


  绝招3 用水果代替甜食


  建议:大部分的水果都是低GI的,每天吃都不会影响减肥效果的。   


  绝招4 利用水果、乳酸饮料,享受点心的乐趣


  建议:在乳酸饮料中加入水果也有独特风味,能让乳制品吸收变慢。   


  绝招5 面包要选择全麦的


  建议:食用人工甘味的果酱。   


  绝招6 用代糖代替糖


  建议:除了代糖之外,果糖、oligo寡糖,都是不会影响胰岛素分泌的调味品。   


  绝招7 避吃高GI值食物,简单减肥


  建议:最好不要吃南瓜、马铃薯、胡萝卜,非吃不可时,就尽量煮熟透,或者加入牛奶细心烹煮即可。   


  绝招8 午餐以面类为主食


  意大利面、荞麦面、中华面都可以当成正餐。以面类为主食,怎么吃都可以。   


  建议:如果要吃面类快餐,菜色比较多、营养价值较高,是最佳选择。   


  绝招9 多吃大豆食品


  建议:富含蛋白质的大豆制品,是优良植物性蛋白质的来源,鱼、肉的动物性蛋白质也要同时摄取,营养才能均衡!   


  绝招10 海带有丰富纤维,解决便秘


  建议:让代谢率变佳的海带类食物,有很多的减肥效果。海带类含的叶绿素让代谢机能增高,提高脂肪燃烧率,除了减肥,对手脚冰冷也有帮助。   


  绝招11 具有双倍蛋白质的醋,降低GI值


  建议:用餐时进食柠檬、柑橘类等酸的食物,可以降低GI值,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酸口感的食物都会有效果。   


  低GI值瘦身成功的关键   


  1.低GI值、营养均衡的食物。奶制品、高纤维食物是最佳选择。饮食最好有营养师制定的食谱,或自己学习熟记各类食品GI值,拒绝高GI值食品的摄入。   


  2.规律的生活饮食习惯。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暴饮暴食是减肥的大忌。   


  3.适当的运动。进行低GI瘦身减肥时,适量的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但不适宜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合理适中的运动量是瘦身成功与否的关键,健走、游泳都是最佳的运动方式,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忌一暴十寒。   


  不适宜人群:   


  孕妇、有疾病的患者和发育中的青少年。有疾病的患者应首先遵循医生建议正确饮食,及时治好疾病。青少年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也不建议采用低GI瘦身法。   


  专家点评:低GI值瘦身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依据,是一种健康营养的减肥方法。由于采用低胰岛素减肥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用严格地控制饮食,斤斤计较卡路里,也不用激烈运动就可以达到减肥效果,所以对贪嘴和不太喜爱运动的人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减重效果不太突出。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