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中西医对肝的观点迥异,养肝、保肝,首先要知道自己保的是哪一种肝。 「医生,我有高血压,经常口干舌躁、感觉肝火旺,是不是肝功能不好?」
经常听到患者这样问我,同时抱怨自己觉得肝不好,可是又不知道吃什么药,听说所有的药都要经过肝脏代谢,会不会吃药更加重肝脏负担呢?
春节假期,终于能忙里偷闲的把自己想说很久的话写成文字:传统中医所说的肝与现代西医学所说的肝大相径庭,此肝非彼肝。
中医所指的肝,远比现代西医学的肝范围更广。
现代医学的肝,是指解剖意义上的一个器官──两片重达1.5公斤,没有神经,默默工作的肝脏,是人体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 而大部分的肝病是没有症状的,这也就是医生称肝病为“最大的隐形杀手”的原因,所以不可不慎。
中医的“肝”,则不只是肝脏而已,还包括与“肝”相关的各种表现。
中医典籍记载,肝为将军、统帅,负责谋虑、思考,管理身体各部门运作(这话说出来可能又要遭受很多"科学家"的抨击,但是我还是选择写在这里,向大家还原中医学的肝的“本来面目”。),有点类似西医学中的自主神经系统,像昡晕、中风等,在中医里都被归类成肝系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要负责藏血和疏泄。藏血是储存身体的养份,疏泄则是指身体的疏通调节(新陈代谢)功能。
朋友们可以把肝理解为一个物流中心,负责管理身体各种物质的流通及运输;情绪、睡眠、饮食甚至药物等,均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
一般所说的肝火旺盛、肝阳上亢,就是疏泄功能过度亢奋的表现。“肝火”顺着肝的经脉一路蔓延:头晕、失眠、口干、耳鸣,眼睛干涩、头痛、甚至肝炎及更严重的兵变就一一出现了。
因此中医所谓保肝养肝,基本就是改善身体环境,维持正常的疏通调节功能,以增强对抗疾病的能力。
“减轻肝脏负担”这一中心思想,是现代中医学和西医学共同认可的保肝养肝原理,私以为,要做好这一点。中医比之西医,更为擅长。
中医护肝:首要保证情绪平稳
“怒则伤肝”,情绪起伏过大,很容易影响到肝。
五行理论中,肝属木,木喜调达。实际上,我们确实可以把肝想象成一棵树,树木喜欢自由、无拘无束,因此,养肝首重情绪调节、心情愉快;平稳的情绪和生活,开朗的个性,不太重的得失心,都是保肝养肝的重要手段。
中医护肝:民以食为天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具体到脏腑也是如此。
肝脏本身必须的蛋白质和糖类需要从饮食中获得,因此,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鱼、蛋、奶制品、动物肝脏、豆制品等,适当摄入糖类都对肝脏的保健有好处;肝脏对于维生素K、A、C的需要量比较大,因此天然新鲜的绿色蔬菜和水果等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的摄取是必要的,这些食物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又富含抗氧化物,对肝细胞的修补有很大帮助。
辛辣,刺激的食物是引起肝火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可过量食用。(比如烧烤食品、油炸食品,含咖啡因的食品等,饮茶也要适量)
除了注意“吃什么”外,还有一方面也很重要,就是拥有良好的肠胃功能。
只有肠胃功能强,食物中的营养才能充分被吸收,对肝有利的各种元素才能被摄取,饮食清淡可以减少肠胃的负担,因此朋友们应该注意自己平时的饮食,若是今天吃的油腻了(比如出外应酬或者过节时),明天就有意识的吃些清淡的食物,或者多吃点水果,平衡一下身体,达到“均衡”饮食。
中医护肝:睡眠不可少
肝主藏血,黄帝内经素问提到:“人卧则血归于肝。”肝脏的保养需要足够的睡眠为基础。如果睡眠不足,特别是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这段血液流经肝胆的时间,身体不能得到完全的休息(处于睡着的状态),不仅影响肝的健康,人整体的体力也会受到影响造成无法恢复,第二天甚至会觉得头脑都不灵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