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3月2日
□ 王玉生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原文是说明三阴三阳经脉的阴阳变化发病及预后,所以后世医家对此注解亦多以此为据,认为系阴脉及阳脉的变化而成为汗。例如明代张景岳说:“阳言脉体,阴言脉位,汗液属阴而阳加于阴,阴气泄矣,故阴脉多阳者多汗。”(《类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4月)参阅近现代对此注解,也宗阴阳脉象论。如《内经讲义》(湖南科技出版社1985年9月)将此语译为“阳脉之象倍受盛于阴脉之象,当有汗出。”
笔者认为,依脉象注解有一定的道理,但“阳加于阴谓之汗”也可理解为阳气的功能(包括气化功能、运动功能)是形成津液内存及外出为汗的主要因素,即体内阳气推动津液排出体外,谓之汗。理由如下。
首先,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化气、阴成形。二者在人体内也是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汗液的形成,皆是阴阳二者功能变化的结果。
其次,津液是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肉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汗液的基本物质,但津液的形成靠阳气的气化功能而产生。
再次,阳守阴藏,阳气维系着人体正常的津液贮存及其生理功能,当人体活动剧烈或天气炎热时,阳气会动而加于津液排出体外,成为汗,这是正常的汗液排泄。而自汗、盗汗、战汗等病理性汗出,也皆是阳气和津液共同排出的结果。临床中经常见到大汗不解,重则会出现阴阳俱伤的虚脱昏迷,也完全说明了“大汗亡阳亦亡阴”、“阳加于阴谓之汗”理论的正确。
可见,汗液的出现,无论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皆是阳化气,阴成形,津液受气取汁变化而出的结果。阴阳二者相对的动态平衡维护体内津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当阴阳平衡失常,津液排出就会异常,出现自汗、盗汗、战汗等。
出汗不仅消耗津液,同时阳气也随之消耗。如炎热的夏季人体经常汗出,即导致了夏季人体阳气偏虚的局面;严寒冬季,人体腠理闭密,汗出极少,阳气内闭,就形成了体内阳气偏盛的局面。所以《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