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2009年入春以来,气温寒热变化急骤,入夏后将进入暑热较重的季节,病毒性感冒证候特点可能以表寒、里热、暑湿为特点,根据不同时期的病机特点,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推荐中医药防治方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发出2009年北京春夏季药物预防方案
成人预防方案
本预防方案是根据今年北京地区地理和气候特点,整体拟定出的中医药预防夏季感冒对策,药性平和、使用方便,建议不同人群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可连续服用3至5剂。
方剂一:桑叶10克 白茅根15克 金银花12克
功能:清热宣肺
适应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剂,清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功能:健脾化湿
适应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大便偏溏
煎服方法:每日1剂,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剂为宜。
方剂三:鲜鱼腥草30至60克
服用方法:蒜汁加醋凉拌服用。
儿童预防方案
本预防方案是结合儿童特点拟定的中医药预防夏季感冒对策,建议不同人群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可连续服用3至5剂。
功能:清热消滞
适应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剂,清水煎。早晚各一次。
药物治疗方案
成人治疗方案
(1)暑湿犯表
症状:恶寒,发热,头身痛,周身困重,脘腹胀满,或伴腹泻,无汗,微咳,舌红,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解表,佐以清热
方药: 藿香10克 陈皮10克 姜半夏9克 茯苓15克 厚朴10克 大腹皮10克 白术12克 白芷10克 苏叶10克 黄连6克 生甘草6克
煎服方法: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2)表寒里热
症状:发热,恶寒,恶心腹满,周身酸痛,大便干结,色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利咽生津
方药:香薷10克 扁豆10克 厚朴10克 金银花15克 杏仁10克 苍术10克 生石膏30克(先下) 知母10克 生甘草6克
煎服方法: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儿童治疗方案
(1)温热夹湿
症状:高热,无汗或少汗,咽痛,咳嗽,鼻流浊涕,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腻,脉浮数。
[1] [2] [3] 下一页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化湿
方药:银花10克 连翘10克 藿香6克 黄芩10克 生石膏15克 茅芦根各15克 佩兰10克 牛蒡子6克 荆芥穗6克 杏仁6克
煎服方法:日1至2剂,清水煎,早晚各一次。
(2)痰热蕴肺
症状:痰热郁肺,热退后咳嗽迁延,痰黄黏量少,难以咯出,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宣肺清热,止咳化痰
方药:炙麻黄3克 杏仁6克 生石膏15克 桔梗3克 黄芩6克 前胡10克 南沙参10克 瓜蒌10克 浙贝母6克 鱼腥草10克 炙杷叶15克 生甘草3克
煎服方法:日1至2剂,清水煎,早晚各一次。
上述治疗及预防方案仅供中医师临床参考,不同人群应在中医执业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
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
中医药预防方案
对易感人群及猪流感密接人群,可应用如下方药进行预防
方剂:太子参10克 苏叶6克 黄芩10克 牛蒡子10克
功能:扶正清热解毒
适用人群:素体虚弱,易于感冒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