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外科 > 正文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1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治法:清营凉血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2粒,分2次化服;或紫雪丹4.5g,或紫雪散4.5g,分3次吞服。

    二、外治法

    (一)初起用玉器膏或金黄膏外敷。如皮色紫黑,加用蟾酥合剂。

    (二)腐肉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时,改用蟾酥合剂或五五丹。

    (三)腐肉脱净,周围肿势渐退,肉色鲜红者,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外敷。

    [其他疗法]

    一、大剂量应用青霉素(1硼00万单位/日)和四环素(2克/日)。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每日1.5—1.88,静脉滴注。

    二、高压氧疗法。

    三、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改善患者全身情况。

    四、手术疗法。一旦诊断明确,应立即施行手术,在不用止血带下进行多处纵形切开,切除已无活力的肌肉组织,彻底清除异物、碎骨片,直到具有正常颜色、弹性和能流出新鲜血的肌肉为止。并用大量过氧化氢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纱布松填,或用上述初起外治法药物,经常更换敷料。

    [预防与调摄]

    1.本病具有传染性,应对患者进行隔离。局部所用敷料宜焚烧,所用器械宜彻底消毒。

    2.对感染严重的伤口,注射多价气性坏疽抗毒血清,一般用1万单位肌注或皮下注射;超过24小时,剂量最大可增加2—3倍。注射前作过敏试验。

    3.对污染伤口或战伤创口,应及时进行彻底清创,敞开伤口,不予缝合,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包扎过紧。

    疫疔

    疫疗是皮肤接触疫畜染毒而生的一种特殊疗疮,具有传染性,又称为“鱼脐疗”、“紫燕疔”。其特点是初起如虫叮水疱,很快干枯坏死如脐凹,全身症状明显,有传染性,职业性,或泞发走黄。《证治准绳》云:“若因剥割疫死牛马猪羊,瞀闷身冷,遍体具有紫疱;疫疔也。”本病多见于从事畜牧业者。相当于西医的皮肤炭疽。

    [病因病机]

    由于感染疫畜之毒,阻于皮肤之间,以致气血凝滞,毒邪蕴结而成。疫毒内传脏腑则致走黄。

    [诊断]

    多见于畜牧业.屠宰或皮毛制革等工作者,有接触疫畜之病史:一般在1—3天后发病。初起发痒,继则出现红色斑丘疹,单发或多发,奇痒不痛,伴轻微身热:第2天顶部变成水疱,内有淡黄色液体,周围肿胀掀热。第3—4天,水疱干燥形成暗红色或黑色坏死,并在坏死区周围再发成群绿色小水疱,疮形如脐凹,类似牛痘为其特征:同时局部肿势散漫增剧,软绵无根,并有?核肿大。伴有发热,头痛骨楚,周身不适等症状。

    10一14天后,如中央腐肉与正常皮肉开始分离,或流出少量脓水,四周肿势日趋局限,身热渐退者,为顺证.以后坏死组织渐渐脱落,约3—4周痊愈。若局部肿势继续发展,伴高热神昏,痰鸣喘急,身冷脉细者,为并发走黄之象。

    辅助检查:血液培养或疱液涂片培养可发现革兰氏阳性炭疽杆菌。

    [鉴别诊断]

    一、颜面部疔疮疮形如粟,有脓栓,坚硬根深,锨热疼痛;无水疱及鱼脐征象,色不黑;无疫畜接触史。

    二、丹毒皮色鲜红,色如涂丹,边缘清楚;若有水疱也无鱼脐征;常有反复发作史。

    [辨证论治]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