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 > 正文

治疗胃病的16种偏方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4-07-0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心里美萝卜水治胃炎

当代人,特别是年轻的一辈,都多多少少有些胃病(我就是其中之一,原于进食随心所欲没次序……)。胃病老好不了,花钱看医生,不管吃什么药,看什么大夫都不管用,找来一些偏方,帖出来与大众共享。

1.花生米治风寒胃疼

有些人受冷风刺激后时常会惹起胃疼,可吃些炒熟、煮熟,甚至生的花生米,用不到100克,胃疼即可见轻消散。

2.治胃寒秘方

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入一个鸡蛋,然后将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煮熟了,早晨空腹吃,轻者吃一至两次可愈,重者三至五次可愈。留心鸡蛋不可参加任何调料。

3.心里美萝卜水治胃炎

将心里美萝卜(青皮红心大萝卜)洗净切碎,煮成炎后放点糖趁热喝下去。

4.炒枣泡水治老胃病

大枣洗干净放炒勺里炒至外皮微黑,以不焦糊为准,一次可多炒些备用。把炒好的大枣掰开,放进杯子里用开水冲泡,一次放三至四个即可,可适量加糖,待水的颜色变黄后服用。

延伸阅读:

生活中容易得胃病的吃饭习惯

昼夜倒班更易患肠胃病

葡萄酒泡香菜治胃炎

5.治胃炎、胃溃疡秘方

最先将0。5千克蜂蜜倒入碗中,用锅将125-150克花生油烧开,以泡消散为止,然后将油倒进盛有蜂蜜的碗中,饭前20-30分钟服用一匙,早晚各服用一次。病重者可添加一次。此方对胃炎和胃溃疡、十二指肠不舒服溃疡都有效。留心,不能喝酒,忌食辛辣食品。

6.葡萄酒泡香菜治胃炎

普通葡萄酒数瓶,把酒倒换在广口瓶里,再放入洗净的香菜,比例为一比一。密封泡六天即可。早、中、饭各服一小杯,连服三个月。泡过的香菜假如还保持绿色,能够一起吃下去,成效更好。

7.桃炒红糖治胃病

七个核桃去皮切碎,用铁锅小火炒至淡黄色时,放入一份(350克分为12份)红糖,再炒几下即可出锅,趁热慢慢吃下,每天早晨空腹吃,过半小时后才能吃饭、喝水,连吃12天,不要中断。

8.白酒慢性胃炎

纯白糖50克、白酒40克、2个鸡蛋蛋清,放在碗中搅拌均匀,倒入铁锅中用文火焙至水份蒸发完呈现杏黄色为止,不可糊了,中午饭前1小时服下,口服1次,通常连服3-5天可愈。

9.香油炸姜片治胃病

将鲜姜洗干净,切成薄片,带湿放在纯白糖里滚一下,再用筷子夹放在烧至六七分热的香油锅里,待姜片颜色变深,轻翻一下,又稍炸,出锅,每次两片,饭前趁热吃。一天二至三闪,十天左右可见效,半个月可除根。

延伸阅读:

生活中容易得胃病的吃饭习惯

昼夜倒班更易患肠胃病

牛奶

10.烤熟大枣泡水治胃寒

用火将大枣烤熟,最好烤脆,每天早、中、晚三顿饭后,用一杯开水泡三四个,泡到水变红色,大枣不太甜了喝下去。

11.白糖腌鲜姜

鲜姜500克切成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三餐前服用,每次吃一勺(普通汤勺),坚持吃一周,通常就能见效。

12.牛奶

一些人认为,牛奶能够将胃中分泌过多的胃酸中和掉,帮助胃病好起来。对于急性胃炎患者来说,一杯温热的牛奶的确有暂时缓解症状的作用,让人觉得胃部较为舒服。但是,假如把牛奶当成养胃食物摄入过多,牛奶中大量的乳酸须要消化,反而会使胃部释放出更多的胃酸,结尾又刺激了胃黏膜。

13.稀粥

再说稀粥,都说喝粥养胃,许多胃病患者总以为吃粥比吃饭好,他们认为,有胃病就应该吃一些较为细软、看起来基本消化的食物,以降低胃的负担。本来,饭和粥,一个硬,一个软,表面看来好像有所分别,但吃到了肚子里都一样了。

延伸阅读:

生活中容易得胃病的吃饭习惯

昼夜倒班更易患肠胃病

生姜

14.进食量

对于胃病患者来说,最首要的是要留心进食的分量,而不是食物的软硬疑问。因为吃得过饱或过度饥饿,也会让胃酸分泌不平衡。

假如你是个胃病患者,每顿饭最好吃到七分饱就能够了,并且要少量多餐,比方从三餐添加到五餐,每餐酌量降低分量,以保持适量的进食分量。

15.生姜

适量的生姜是能够达到暖胃、增强胃黏膜保卫的作用。但过犹不及,生姜毕竟含有刺激性的辛辣物质,会刺激胃酸分泌,所以生姜养胃的说法还要视量而定。

16.土豆

许多人都听说,土豆是一种营养特别完全的食品。土豆还能够用来治疗胃病,用鲜马铃薯1000克加蜂蜜适量即可。将鲜马铃薯洗净,用搅肉机捣烂,用洁净纱布包之挤汁;放入锅内先以大火煮沸,再以文火煎熬;当浓缩至黏稠状时,参加一倍量的蜂蜜一同搅拌,再以文火煎至成膏状,冷却后待用。这样空腹时服用,每日2次,每次1汤匙,20天为一个疗程。能够适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症。但治疗中忌食辣椒、葱、蒜、酒等刺激性食物。

延伸阅读:

生活中容易得胃病的吃饭习惯

昼夜倒班更易患肠胃病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