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甲亢,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其相当于瘿病。而瘿病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古籍称瘿、瘿气、瘿瘤、瘿囊、影袋。
瘿病的病因及治则:
瘿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但与体质因素有密切关系。其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初期多为气机郁滞,津凝痰聚,痰气搏结颈前所致,日久引起血脉瘀阻,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本病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肝脾,与心有关。病理性质以实证居多,久病由实致虚,可见气虚、阴虚等虚候或虚实夹杂之候。临床上常见证型有气滞痰阻、痰结血瘀、肝火旺盛、心肝阴虚四种,四种证候之间常发生转化。治疗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基本治则。瘿肿质地较硬及有结节者,配合活血化瘀;火郁阴伤而表现阴虚火旺者,以滋阴降火为主。
辨证论治:
1.气郁痰阻证
证候: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常随情志波动,苔薄白,脉弦。
病机:气机郁滞,痰浊壅阻,凝结颈前。
治法: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代表方:四海舒郁丸。
常用药:昆布、海带、海藻、海螵蛸、海蛤壳、浙贝母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郁金、青木香、青陈皮疏肝理气;桔梗载药上行兼以立咽。
2.痰结血瘀证
证候: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胸闷,纳差,舌质暗或紫,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病机:痰气交阻,血脉瘀滞,搏结成瘿。
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代表方:海藻玉壶汤。
常用药:海藻、昆布、海带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青皮、陈皮、半夏、胆南星、浙贝母、连翘、甘草理气化痰散结;当归、赤芍、川芎、丹参养血活血。
3.肝火旺盛证
证候: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病机:痰气交阻,气郁化火,壅结颈前。
治法:清肝泄火,消瘿散结。
代表方:栀子清肝汤合消瘿丸加减。
常用药:柴胡疏肝解郁;栀子、丹皮倾泻肝火;当归养血活血;白芍柔肝;配合牛蒡子散热利咽消肿;生牡蛎、浙贝母化痰软坚散结、玄参滋阴降火。
4.心肝阴虚证
证候:颈前喉结两旁结块或大或小,质软,病起较缓,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病机:气火内结日久,心肝之阴耗伤。
治法:滋阴降火,宁心柔肝。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加减。
常用药:生地、沙参、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人参、茯苓益气宁心;当归、枸杞养肝补血;丹参、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远志养心安神;川楝子疏肝理气;桔梗载药上行兼以立咽。
内伤发热的辨证论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