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妇科 > 正文

女性更年期提前的原因是什么?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4-04-2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中医频道健康热点:
  • ·九大男人身体“报废”信号
  • ·儿童营养误区:营养过剩影响健康
  • ·提高性爱质量的20个小窍门
  • ·冬季养生保健知识大总结
  • ·中医教你:如何判断体质?
  • ·当归的功效:补血活血效果好
  • ·冬季饮食:纠正10大饮食误区
  • ·火灾逃生方法及自救常识(附图)
  • ·中医教你如何判断自身体质?

导读:正常情况下,女性在55岁左右进入更年期,更年期症状多发生在绝经前后2-3年。但现在,很多女性更年期提前,在40岁左右就出现了更年期症状,造成女性更年期提前的原因是什么?

更年期的发生与卵巢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的卵巢功能早衰,实际上就是女性过早地把卵细胞排完了。卵巢功能早衰的发生率在1-3.8之间,在发生卵巢功能早衰的人群中,有70多的人都是先开始出现月经的改变,像是量少了,间隔时间长了等,只有极少数的人是突然就不来月经了。

每个女性都要经历更年期这一难关,其实更年期并不可怕,只要从心理、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做好准备,你依然可以在更年期拥有美丽,做一个风采依旧的漂亮女人,中医诊疗网中医特别为你编辑了更年期专题,各种中医妙方,帮你轻松度过更年期! >>>女人撞上更年期之全攻略

很多女性对卵巢功能早衰并不在意,根本不到医院治疗,甚至有些年轻女性因为停经导致不孕才来就诊,而生育后的女性对月经失调更不重视,往往错过延缓卵巢衰老的机会。

专家建议:一旦出现卵巢功能异常,分泌性激素节律和数量改变,不仅会发生月经紊乱、体质下降,还会引发子宫内膜癌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如果出现月经不规律、月经周期延长、月经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防患未然。>>>【女性卵巢癌的早期症状】

更年期综合征除了与卵巢功能衰退速度有关,还与社会、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生活压力大,职场竞争激烈,使得越来越多年轻女性提早出现了更年期症状。

在更年期提前的女性患者中,大部分是知识层次高、生活条件好的职业女性。这些女性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而影响内分泌,出现一些更年期提前的症状,如莫名地烦躁、失眠、月经紊乱等。

专家介绍,职业女性面临工作、学习、生活、家庭等各种负担,所承受的身心压力比男性要大得多。而且,知识女性对事物的心理感受比较细腻,精神压力大,造成内分泌紊乱,进而出现卵巢早衰。>>>【如何调节内分泌失调?】

专家建议:生活方面的负担与压力是引起更年期提前的诱因之一,因此,在妇女更年期提前的防治上,不仅要重视生活调理,还要加强精神与心理方面的调节。

首先,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使自己尽可能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做到乐观豁达、精神放松,避免心理失衡。

其次,如果妻子出现更年期提前,丈夫要充分了解其可能出现的症状和问题,给予理解、安慰和帮助。

点击了解更多中医疾病、药膳调理,关注身体健康......

注!中医诊疗网中医整合,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频道健康热点:
  • ·九大男人身体“报废”信号
  • ·儿童营养误区:营养过剩影响健康
  • ·提高性爱质量的20个小窍门
  • ·冬季养生保健知识大总结
  • ·中医教你:如何判断体质?
  • ·当归的功效:补血活血效果好
  • ·冬季饮食:纠正10大饮食误区
  • ·火灾逃生方法及自救常识(附图)
  • ·中医教你如何判断自身体质?

新近临床相关调查显示,过度减肥的爱美女性,容易导致更年期提前。

临床调查表明,平时热衷于减肥的女性,体内缺乏必要的营养素,脏器衰老加快,最终导致更年期提前。

专家建议:爱美女性不宜为美过度减肥。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在生活上有规律地安排起居,坚持适当体育锻炼,以改善机体血液循环,维持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饮食上做到平衡合理,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禽肉、牛羊肉等,配合蔬菜烹调食用,以起到补肾益精、健脾养血的作用。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豆制品,比如黄豆、豆浆等,或补充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结构类似雌激素,有双向调节功效,30岁左右补充异黄酮可以起到预防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调节月经,延缓皮肤衰老等作用。另外,可用采用中医调理,疏肝理气、缓解烦躁。>>>【预示衰老的征兆】

1、反复进行人工流产等侵入性手术。

2、腮腺炎成为高发原因之一,在被调查人群中,有将近一半更年期提前的女性患者都得过腮腺炎。

3、性格抑郁,平时不开朗、容易急躁。>>>【缓解经期抑郁 多喝玫瑰花茶】

4、恶劣环境,长期吸入二手烟,以及长期受到装修污染。(如果是自己抽烟的人,卵巢功能会提前2年左右衰退)

5、经常出差,环境改变比较大。

点击了解更多中医疾病、药膳调理,关注身体健康......

注!中医诊疗网中医整合,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