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2.全身浮肿明显,呈凹陷性,腰以下肿甚,皮肤苍白,甚则出现腹水、胸水,脉沉无力。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显著增多。
二、鉴别诊断
小儿水肿在临床上应区别是急性肾小球肾炎,还是肾病综合征,对于指导治疗和了解预后是有重要意义的。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临床以血尿、少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
肾病综合证简称肾病,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白蛋白从尿中丢失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水肿为其特征。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阴阳虚实凡起病急,病程短,水肿以头面为重,皮肤光亮,按之即起者多为阳水,属实;起病缓慢,病程长,水肿以腰以下为重,皮肤色暗,按之凹陷难起者多为阴水,属虚或虚中夹实。
2.辨常证、变证凡见水肿,尿少,精神食欲尚可者,为常证。水肿见有尿少、胸满、咳喘、心悸,或见神昏谵语、抽风痉厥,甚则见有尿闭、恶心呕吐、口有秽气、衄血者,均为危重变证。
二、治疗原则
水肿治疗,以通利水道为基本法则。阳水属实,应以祛邪为主,治以发汗利尿,清热解毒等法;阴水属虚,治以扶正祛邪,健脾宣肺,温阳利水。如阳水由实转虚,应配合培本扶正之法;阴水复感外邪,则应注意急则治标,邪去方治其本。出现重危变证,当审因立法,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抢救。
三、分证论治
(一)常证
1.风水相搏
证候:水肿大都先从眼睑开始,继而四肢,甚则全身浮肿,来势迅速,颜面为甚,皮肤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尿少或有尿血,伴发热恶风,咳嗽,咽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分析:风性向上,善行而数变,故浮肿先见于头面,继而四肢,来势迅速,,肌肤浮肿,按之凹陷即起,是为风水之象。肺失通调,水聚肌肤则小便短少;风夹湿热蕴结下焦,邪伤血络,故见尿血。发热恶风、咽痛身痛、咳嗽,均为风热上受,肺失清肃所致;舌苔薄白,脉浮为风邪之征。
洽法:疏风利水。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常用药:麻黄发散风寒、宣肺利水,连翘清热解毒,赤小豆利水消肿,三者为主药。配杏仁、桑白皮、车前子宣肺降气、利水消肿,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
表寒重加防风、荆芥、桂枝祛风散寒解表;表热重加金银花、浮萍辛凉清热解表;尿少、水肿甚者,加泽泻、茯苓、猪苓利水消肿;尿血加白茅根、大蓟、小蓟凉血止血;咽痛、咳嗽,加土牛膝根、牛蒡子、蝉蜕清热解毒,宣肺利咽止咳。若头痛目眩,去麻黄,加浮萍、钩藤、菊花、决明子平肝潜阳。
2.湿热内侵
证候:面肢浮肿或轻或重,小便黄赤短少或见尿血,常患有脓疱疮、疖肿、丹毒等疮毒,烦热口渴,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湿热或疮毒内侵,留注三焦,水道通调失职,水湿泛溢肌肤而成水肿。湿热下注故小便黄赤短少;热伤血络则尿血。烦热口渴,大便于结,乃热重于湿或疮疡热毒所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为湿热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