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囊肿是一种很少见疾病,临床上容易被忽略。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子宫囊肿,前者来源于中肾管和副中肾管,多发生在子宫后壁或子宫底部;后者多由良性疾病继发而来或由浆膜的间质细胞发展而来,其中有子宫肌瘤囊性变、囊性的子宫腺肌瘤、宫颈潴留囊肿及子宫浆膜囊肿等。
【诊断依据】
(一)临床表现 .
1.发病年龄发生在25—52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36岁。 .
2.症状 先天性子宫囊肿一般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有时可摸到下腹部肿块。
3.体征于子宫底部或后壁膨出,局部有囊性感。可分为浆膜下、肌壁间及粘膜下三种,如为带蒂的粘膜下囊肿有时可突出于宫颈口外。
子宫肌瘤主要由不成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故又称为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肌瘤,均自子宫肌层长出,当肌瘤为肌层包围时称为肌壁间肌瘤。若向子宫浆膜面发展,突出于子宫表面,即称为浆膜下子宫肌瘤。多数子宫肌瘤可无症状,仅于体检时被发现。
但粘膜下肌瘤或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净,增大的子宫肌瘤亦可出现白带增多或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肌瘤红色变性或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发生剧烈腹痛。此外尚有1/3病人可伴发不孕症。
诊断子宫肌瘤可根据增大的子宫和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净等临床表现,子宫肌瘤一般不难诊断。中医认为子宫肌瘤一般属于气滞、血瘀、湿热瘀结、痰积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