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方剂 > 儿科方剂 > 正文

儿科治法和中药用量服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1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用药需顾及小儿体内真气】

  小儿如草木之方萌,气质嫩弱,又生机旺盛。治疗疾病,必须注意扶助小儿体内真气,用药不可妄加攻伐。所谓小儿体内真气,既有阳气,也有阴津,就脏腑而言,还涉及心肝脾肺肾五脏之气。维护小儿真气,是促使疾病好转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味攻伐,不顾体内真气,那么耗气、伤阴、损阳、散血等不必要的损害均可产生,原发疾病就不易痊愈。因此攻邪务必不能伤正,明显体虚有邪的病儿,如体虚小儿感冒,就应在发散之中辅以扶正,参苏饮就是治疗这类感冒的典型方剂。即使是健康的小儿患了感冒,也不可大剂量运用发散中药,如麻黄、桂枝、羌活等,气随汗泄,汗多伤阴,稍不注意,即可引起气阴耗伤。另外,对于虚弱之证使用补法时,也要注意补而不滞,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峻补过度极易导致气机壅滞,脾胃功能受损,出现纳呆、腹胀、呕恶、胸闷等,这样反而损伤了脾胃,影响运化功能,克代了小儿体内真气。由此联系到小儿平素服用补药,用以调补身体,也必需注意勿多服药,勿乱服药。药为补偏救弊之品,皆有偏性,元代医家朱丹溪就说:“虽参、芪之辈,为性亦偏”,故小儿无病不可多服补药,有病不可乱投药物。为达到保健目的,药补不如食补,平时注意饮食调理,同样可以使小儿身体健康。

  【重视小儿病后调理】

  小儿在患病后,尤其是一些急性感染性病,常会出现一系列虚亏的症状,其中以气虚或气阴两亏最多,也可以表现为气血两虚或气阳不足者。以脏腑所属分析,以肺虚、啤虚、肾虚为主。如呼吸道疾病痊愈后,常可出现肺虚,如乏力低热,面白气短,动则多汗等,这时应补肺养阴,服用一段时间参脉饮;消化道疾病痊愈后,常可出现脾虚气弱,如纳果食少,神疲乏力,大便不实,自汗盗汗等,这时可服用玉屏风散、香砂六子丸健脾补气;泌尿道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后,常可出现肾虚,如腰酸乏力,头晕耳鸣,小便清长,四肢无力,记忆力减退,夜寐不宁等,此时应用六味地黄丸培补肾气。

  以上仅举例说明,小儿病后还可出现心虚、肝虚、心脾两虚、肝肾不足等,均需具体分析。小儿病后调理,中医特别重视调理脾胃,因为不仅小儿生长发育,全赖脾胃化生精微充养,而且疾病的恢复,也有赖于脾胃气盛,运化有力,才能保证正气充沛,御邪祛邪。小儿五脏性能表现,即“脾常不足”,故在小儿病后调理,应处处顾及脾胃,脾健胃和,体力才能迅速得以恢复。调理脾胃,贵在健运,而不在壅补和消导。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
下一篇:小儿脱肛偏方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