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孤独症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多动症,每千名儿童中也只不过有2-3名儿童患有孤独症,且男比女多,症状显现较早;
( 2 )从小与父母无亲近表现,缺乏情感交往,喜欢独处,不合群,言语少,对非生物的东西(玩具,书本等)有特殊依恋;语言呆板、不清甚至不会说话,动作刻板离奇或反复动作(嘴鼻抽动,耸肩,咬手指、衣袖等),对外界刺激麻木,不听劝说,我行我素,这些特征和多动症有较大区别;
( 3 )孤独症患儿智力明显低下,有的甚至无法进行心理测试,这与多动症儿童智力基本正常完全不同,当然,他们在某些方面(如记数,唱歌,绘画等)也有特殊技能;
( 4 )选用多动症药物对治疗多动症有明显效果,但对孤独症则无效,这也可鉴别孤独症;
( 5 )孤独症发展严重会有精神障碍,形同精神分裂症,不惧险情、狂笑或哭泣、乱发脾气等,但多动症儿童不致发展到精神分裂的严重程度。
七、儿童多动症与抽动症的区别
抽动症与多动症发病根源有相同之处,都与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因素有关。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多发性语言、行为障碍综合征,不自主抽动症状突出。抽动动作短、快、突然,重复程度不同,频繁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病情加重后,抽动动作呈多样化,交替出现耸肩、扭脖、撞头、踢腿、甩头、四肢抽动等症状,入睡后症状消失,情绪紧张、焦虑易使病情加重,语言障碍除吐字不清、重音不当外,还不断口出秽语,喉部常发出"吭吭"、"格格"的奇特声响。性格上则多急躁、任性、易怒,但一般对学习成绩影响不大,注意力集中程度比多动症较为高一些,症状呈波动、慢进过程。通过正确治疗有较好效果,配合心理治疗,症状多能控制,但在青春期前多波动性反复。另外,部分抽动症患儿可合并有多动症状,但多动症儿童绝无抽动现象,这是鉴别的关键。
由以上特点,儿童抽动症与多动症是不难鉴别开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