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癌症 > 肿瘤 > 直肠癌 > 正文

直肠癌如何正确饮食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9-0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直肠癌如何正确饮食:

    1 .直肠癌膳食原则:

    (1)结肠、直肠癌病人多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腹泻,消化能力弱,故应予以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2)结直肠癌病人多有便中带血,晚期病人常大量便血,故应少服或不服刺激性和辛辣的食物。

    (3)病人久泻或晚期病人长期发热、出汗、损伤津液,故宜多饮水或汤液,主食可以粥、面条等半流滇饮食为主。

    (4)病人多有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故宜摄取清淡饮食,切忌油腻。

    (5)结直肠癌晚期病人久泻、便血、发热,大量营养物质和水分丢失,身体消瘦,体重减轻,气血两亏,宜服富有营养的滋补流汁药膳。

    2 .辨证施餐:

    (1)湿热蕴结:肛门直肠有肿瘤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带粘液脓血,或里急后重,饮食减少。舌苔黄腻,脉滑数。膳食以清淡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

    ① 马齿苋绿豆

    新鲜马齿苋 120g (或干品 60g 。将上述原料加水适量,煎汤 500ml 。每日 1 ~ 2 次,连服 2 ~ 3 周。马齿苋酸寒无毒,绿豆性寒,共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生津养液之功。二味合用对湿热蕴结患者较为宜。本方对脾虚泄泻者不宜。

    ② 鲜猕猴桃

    鲜猕猴桃 250g 。每日生食。清热和胃,利尿通淋。鲜猕猴桃甘酸必凉,味美可口,可作为肠癌患者的食疗果品。其根称为藤梨根,具有活血解毒、清热利湿润的作用。煎汤代茶,同食更佳。

    ③ 赤小豆苡米粥

    赤小喜 50g ,生苡米浸透。以文火煮烂,加大米共煮成粥,加糖服食。清热利水,散血解毒。方中赤小豆甘酸平,行水,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生苡米甘淡微寒,健脾渗湿,清热排脓,祛风除湿;大米补脾和胃。共用于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患者。可连服 10 ~ 15 天。

    (2)气滞血瘀:常见于大肠癌进展期。腹块刺痛,坚硬不移,腹胀腹泻,痢下紫黑脓血,里急后重。舌紫或瘀斑,苔黄,脉涩而沉弦。饮食应稀软,清淡易于吸收,少渣少油。因体液丢失,故应多用药茶、汤液以补充津液。

    ① 佛手柑粥

    佛手柑 15g ,粳米 100g ,冰糖适量。佛手煎汤备用。粳米加水适量煮为粥,粥成人佛手汁及冰糖微煮沸即可。每日一次,连服 10 ~ 15 天。佛手辛苦酸温,入脾胃肝经,理气止痛,健胃止呕。用于治疗本症有腹胀表现的患者。

    ② 紫苋粥

    新鲜紫苋 100g ,粳米 100g 。将紫苋去根洗净切碎,同粳米煮粥。每日 2 次,连服 10 ~ 15 天。紫苋味甘性凉,有清热凉血散瘀作用,制成为粥,有助于体力恢复。

    ③ 桃花粥

    鲜桃花瓣粳米。煮稀粥,隔日服一次,连服 7 ~ 14 天。利水活血通便。桃花苦甘无毒,消肿满,下恶气,利水,消痰饮积滞,治大便艰难,配粳米使其作用缓和。此方适用于燥热便秘者,使通即停,不可久服。

    (3)脾肾阳虚:腹中隐通,喜按喜温,大便失禁,污浊频出,或肛门下坠,癌块脱出,面色萎黄,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膳食宜予易消化吸收富有营养的温补饮食。

    ① 参附炖鸡

    党参 30g ,附子 30g ,老母鸡一只(约 1500g ),调料适量。将鸡去内脏洗净,把附子、党参、调料装入鸡腹中,文火炖烂,吃肉喝汤。温补脾肾。方中附子辛大热,补火助阳,温中暖肾;党参甘平,补中益气,养血健脾;鸡肉甘温,善补脾肾。相合炖服对癌瘤日久,脾肾阳虚患者有治疗作用。

    ② 核桃莲肉糕

    核桃仁 100g ,莲肉(去芯) 300g ,芡实粉 60g ,糯米 500g 。核桃、莲肉加水煮烂,捣碎成泥。糯米浸水 2 小时后,与桃肉莲泥及芡实粉置盆内隔水蒸熟,稍凉切块,撒白糖一层。每日早晚各一次,酌量服通知,连服 10 ~ 15 天。温肾健脾,厚肠止泻。核桃甘温补肾,莲肉甘涩性平,能补脾涩肠,交通心肾。诸药合制成糕,厚肠胃,因精气,除寒湿。芡实甘温性平,健脾止泄,益肾固精。

    ③ 补骨脂

    补骨脂 120g ,肉豆蔻 60g ,大枣 50 枚,生姜 120g 。补骨脂研粉,先净姜、枣同煮,枣烂去姜,以枣肉补骨脂、肉豆蔻末做成梧桐大小丸。每次 50 粒,盐水送下,早晚各一次,连服 10 ~ 15 天。温补脾肾,涩肠止泻。补骨脂辛苦涩温,入肾、脾二经,补肾助阳,温脾止泻;肉豆蔻辛温,入脾、胃、大肠经,用于久泻不止;姜枣温补脾胃。

    (4)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腿酸软,五心烦热或潮热盗汗,口渴咽干,大便燥结。舌红,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或细数。饮用滋补肝肾易消化的粥或汤汁。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