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传染源为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平均排菌大约7d左右。牛羊是大肠杆菌O157:H7的主要天然宿主,牛中以年幼者排菌率较高,猪也是潜在宿主,其他带菌的动物有狗、鸡、鹅、马、鹿、海鸥、兔等。动物传染源排菌时间很长,甚至终生排菌。人感染后,从粪便排出病菌污染环境引起传播。感染者亦为重要的传染源。
O157:H7感染性
腹泻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流行病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它除引起腹泻、出血性
肠炎外,还可发生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thrombotidthromobocytopenicpoupura,TTP)等严重的并发症,后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自1982年美国首次发现因该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疫情开始逐渐扩散和蔓延,相继在英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爱尔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引起腹泻暴发和流行。我国自1997年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监测工作以来,已陆续有十余个省份在市售食品、进口食品、腹泻病患者、家畜家禽等分离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 157 :H 7 ,特别是1999年我国部分地区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暴发,表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的传染源,针对大肠杆菌的传染源这个问题,具体如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