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临床研究2.1 治疗
胰腺癌的中药辨证施治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理论,靠四诊所得信息做出诊断并定出治则、方药的思维过程。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特色,对证处方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为中医学精华之所在。王庆才等[12]以疏肝理气、健脾利湿、解毒抗癌、散瘀止痛为治则,药用
柴胡、枳壳、
郁金、干蟾皮、
鸡内金、八月札等辨证加减治疗晚期胰腺癌13例,生存期均超过6个月,平均生存期13个月。武迎梅等[13]观察口服金龙胶囊配合中草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21例,通过理气健脾、除湿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抗癌止痛,从而抑制了
肿瘤的恶性发展,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现代着名医家多赞成这个观点。李忠[6]认为本病病因与饮食内伤、情志不遂、脾胃虚弱有关,因脾气不足而发病,进一步致气滞、湿阻、热蕴、血瘀、毒聚而呈一派标实之象,病久则气阴已虚而邪毒未尽。孙玉冰[7]、杨炳奎[8]等皆认为本病病位在胰,实系肝胆,发机为外感湿热毒邪,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气机不利,络脉不通,湿热毒邪与瘀互结,久留不去,积证成矣。周仲瑛[9]认为胰腺癌多为肝脾两伤,土败
木贼,气不化水,湿热瘀毒互结引起。顾缨[10]、邱佳信[11]等认为脾虚是胰腺癌患者患病的根本,尽管有时有热毒、湿阻、痰凝、气滞血瘀等表现,但都是在脾虚基础上衍生而来。王庆才等[12]认为该病多由七情郁结或饮食失调,久而肝脾受损,脏腑失和,脾运受阻,湿热内蕴,瘀毒内结所致。
1 病因病机关于胰腺癌的病因病机,古代中医典籍多认为气机不畅、脾湿困郁是本病首要病因;正气虚弱、脏腑失调是发病的内在条件。这些观点散见于《
兰室秘藏》、《
医门法律》、《
张氏医通》、《
儒门事亲》等着作。
中医古籍中并无胰腺癌的病名,治疗胰腺癌的中药古代中医典籍的描述中,其类似于“伏梁”、“积聚”等疾病。现将近10年来中医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进展综述如下。
治疗胰腺癌的中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胰腺癌的发病率正逐渐上升。其死亡率和发病率十分接近,确诊后多数已属中晚期,大部分于6个月内死亡[1~4]。胰腺癌5年生存率为0.4%~4%,是所有
癌症中最低的[5]。外科切除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手段,但只有大约20%的病人可以实施根治性手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