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当前,由于滥用药物和医疗事故纠纷频频出现,非肿瘤化疗专业的医师能否从事常规化疗已引起了广泛争论。
人们常常引用著名的北美多中心协作组NSABP的首席专家Bernard Fisher教授是外科医师的例子来说明外科医师做化疗是天经地义的。10年前,本人在访问匹兹堡的一次小聚会上有幸见到了Fisher教授夫妇。我们除了回忆起1972年Fisher教授参加的首批医学代表团
随尼克松总统访华时会见我院吴桓兴、李冰教授的热烈场景外,还谈到了NSABP的工作。Fisher教授特别强调了他们有一支多学科的队伍(Multidisciplinary team),共同商讨制定方案和监督方案的全程实施。他谦逊地说,他向这支队伍中的肿瘤内科医师学到了很多东西,共同探讨了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领域。一些新辅助治疗方案已成为现代治疗的标准方案。这一实例说明不在于哪科的医师在做化疗而在于是否实行规范化的治疗,这是问题的核心。而规范化治疗的方案是多学科共同研究制定的,这就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临床研究的顺利进行,病人能得到最好的治疗并受到最小程度的伤害。
3年前,在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的一次学术交流会上,国际知名的肉瘤专家Robert Benjamin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治疗小组,包括肿瘤内科、外科、心脏科和病理科的专家,他们分别谈了用大剂量顺铂/表柔比星96小时灌注法使管内瘤达到90%以上病理坏死后手术切除的成功范例。该方案使心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这就是主导性化疗?primary chemotherapy?概念产生的由来,显然,这又是一个多学科队伍制定的规范化治疗方案。肿瘤内科医师和心脏科专家共同研究了大剂量给药的同时使心脏得到保护的方案,又在外科医师的帮助下,达到了根治的目的。
2002年11月,在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中心(CSCO)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支持下,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成功组织了首届北京国际肺癌会议。会上,国际肺癌界的知名专家们多次问及中国是否有治疗肿瘤的多学科队伍,我们难以回答。这种队伍不是几科医师坐在一起讨论而临时凑合起来的,而是从组织行政结构上就是一支队伍。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基本上刚刚起步。之所以必须是一支队伍,就是因为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东西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不可能样样都学,样样都会,因此必须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取长补短;才能了解其他学科的深奥之处;才能知道自己知识面的不足;才能制定出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才能真正给病人带来好处。
目前,在我国卫生医疗行政部门专业行医执照的规定还未能细化到发达国家水平时,建议非肿瘤内科医师化疗需要有一定的基本训练并使用标准化的方案。不能再出现某权威医院用NP方案(DDP 50 mg/日×5日+NVB)给一位老年妇女术后化疗而致死的惨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