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中国中医药学会的肿瘤学专家们已经越来越关注临床中大量出现的“人瘤长期共存”(又称为“带瘤生存”)现象,并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共同着手制订中医治癌的疗效评价标准。 记者就此采访了参与制定这一标准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主任委员、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部博士生导师周岱翰,他认为,中医治疗肿瘤是可以做到人瘤共存的。
周教授介绍,中医治癌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400多年的《黄帝内经·医经》中,就首次出现了“瘿瘤”(甲状腺瘤)的病名、分类和治疗经验的探讨。现代中医肿瘤学起步较迟,“以人为本”是中医治癌的特色。在我国,每年新发生的癌症病人超过100万,采用手术治疗的有10%—20%,有1/3的病人接受放射治疗(放疗)或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其余超过半数的病人接受中医药治疗、生物治疗等其他疗法。在接受中医药治疗的病人中,大约有1/3(超过15万)的病人通过治疗减轻了痛苦,寿命得到延长,有的“人瘤长期共存”了十几年甚至更长。
为什么医学上会出现“人瘤长期共存”的现象?周岱翰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病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正邪相争”的过程,治疗时必须权衡机体与肿瘤(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治病留人”的目的。早期癌症病人,虽有肿块但尚未转移,此时“正盛邪实”,宜“攻毒祛邪”为主;中期癌症病人,肿瘤逐渐增大,病邪侵凌,邪正处于相持阶段,治疗上宜“攻补兼施”,或“攻多补少”;晚期癌症病人,肿瘤多已出现远处转移,邪毒得势嚣张,正气虚衰不支,这时如果一味攻伐,反而会加速病人的死亡,如果扶正培本,脾肾兼顾,“寓攻于补”,常能减轻症状,维持生机,使病人长期“带瘤生存”。
广州一位85岁的女病人最近给中山医科大学一附院写了一封感谢信。她说,10年前,她曾被诊断为晚期肺癌,癌痛折磨得她吃不下饭,身体迅速消瘦,仅剩35公斤,医生建议她改看中医。老太太从此坚持在一附院看门诊,定期服用中药,癌痛很快消失,胃口好起来了。10年过去了,她的肿瘤病灶一直在体内没有消失,但也没有出现恶化和转移,饮食起居与常人无异。
目前有接近一半的癌症患者选择中医治疗,他们大多数是已经被医生“宣判死刑”的晚期癌症病人,经过中医药调理和抗癌治疗后,肿瘤的生长得到控制,越来越多病人“人瘤长期共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