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胃癌转移机理
肿瘤扩散包括肿瘤浸润(浸袭)与转移过程,浸润指肿瘤细胞的直接扩散,即从原发部位经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体腔或脑脊髓腔不断地向附近或远处器官、组织扩散、累及相应器官,这往往是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如宫颈癌扩散后出现冰冻骨盆,食管癌侵及主动脉、气管、支气管、肺及纵隔等。
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肿瘤主体,在与原发肿瘤不相连或较远部位组织器官继发生长出的一个或多个肿瘤,而这一新生长的肿瘤与原发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基本相同,转移的途径有淋巴、血管、种植等。
影响肿瘤扩散的因素与癌细胞的活性、分化程度有关,主要包括dna含量、细胞凋亡、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细胞标记物的特性强弱、激素水平的高低等等。
如果在早期检测到原发性肿瘤并在其扩散之前切除,那么癌症就可以治愈。反之,如果在诊断时就已存在微小的转移瘤,那么其预后是严重的。若不予治疗,这些转移瘤将广泛增殖而致人于死地。
尽管肿瘤扩散所引起的严重后果是众所周知的,但对肿瘤扩散的认识过程进展缓慢。可喜的是近年来对扩散过程研究的某些环节已取得了一些宝贵的资料,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扩散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一个极为活跃的过程。即肿瘤细胞浸入健康组织是一种既包括癌细胞反应,又包括正常细胞反应的复杂现象。
“转移”一词最初由一位法国医生jc recamier于1829年在其“癌症研究”的论文中提出的,他从解剖角度证明转移瘤是由血循环、淋巴运行至机体其它部位的癌细胞引发的。对扩散的最新研究揭示,肿瘤细胞的入侵转移是一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复合生理过程。
肿瘤扩散的细胞行为
在肿瘤细胞转移过程中,脱离原发部位的肿瘤细胞只有极少数,即不到万分之一能够得以存活而开始形成新的肿瘤群。肿瘤本身提供新的血管以滋养其迅速扩散的瘤体生长,由于肿瘤内部所形成的血管是泄漏的,所以癌细胞很容易穿过这些血管壁。肿瘤体内血管树的每个分枝都是瘤细胞进入循环系统的潜在部位。
淋巴管也是癌细胞的进出口要道,但是肿瘤不会产生自己的淋巴网。因为淋巴管通常要排除细胞间多余的液体,所以肿瘤内缺少淋巴管可能会封闭脆弱的血管,夺取肿瘤块的一部分氧和营养物质而损伤肿瘤,对机体有利。肿瘤块内缺少淋巴管还意味着癌细胞只能在肿瘤细胞和宿主细胞间的界面处进入淋巴系统。
脱离原发部位的肿瘤通常在静脉和淋巴管循环里运行,直至阻塞毛细血管床或淋巴结,或者粘附到脉管的内衬上。转移的肿瘤细胞在形成继发肿瘤前大都要流经心脏,肺是多种肿瘤转移的共同器官,因为心脏在把血循环送至全身都要先通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由结肠癌产生的转移癌通常出现在肝里,因为肝要直接接受来自大肠的静脉血。而转移瘤发生在未预期的器官,则是因为肿瘤细胞未找到其存活的适宜条件,包括生长因子、趋化蛋白等因素。滞留在毛细血管或淋巴结里的肿瘤细胞多数会死亡。可能是由于循环中的机械性涡流或宿主的防御性攻击。但在8~24小时内,有极少数存活的肿瘤细胞开始侵入血管壁而最终留在循环系统里。
并非所有进入器官的肿瘤细胞都能存活和生长,只有那些开始繁殖的肿瘤细胞才有可能建立一个新的肿瘤群体。环境中的多种刺激因素刺激肿瘤的增殖,包括宿主产生的生长因子、激素和肿瘤细胞本身产生的生长因子。新形成的肿瘤体内形成血管提供营养保证肿瘤的继续繁殖。继发性肿瘤又可成为肿瘤细胞扩散的新发源地,因此转移的集群能自我转移,从而加速病情的恶化。
在70年代末,有人认为肿瘤扩散是一被动过程,即肿瘤细胞是由生长压力推入循环的,它们在循环中相互分离而扩散,但这种假说却不能解释良性肿瘤不能扩散的原因。以后的研究证明,肿瘤入侵是一个主动过程,恶性肿瘤大都是潜在的转移性肿瘤,它需要侵入其它组织。没有侵入特性的良性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界限分明,而恶性肿瘤的界限则很难分辨。位于这种界限的肿瘤细胞活跃地脱离其原发性肿瘤块。发生在侵入前沿的错综复杂的生化活动包括来自肿瘤细胞和宿主两者的作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