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主要通过血清学指标来判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并发现在感染有该菌的患者中胃癌的发生率较高,为此,WTO在1994年将幽门螺旋杆菌列为致癌物。关于此问题的许多研究都因为没有采用多重检查手段而漏掉了许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例。在日本,由于胃癌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国民经常接受内窥镜检查,这使得早期发现胃癌成为可能。在此次频繁应用内窥镜所进行的前瞻性、长期随访研究中,Uemura博士等研究人员利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包括血清学检查、活检标本的组织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
研究人员对1526名患者进行了平均7.8年的随访,在患者登记时以及其后每1至3年,研究人员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内窥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共有36名患者患上了胃癌,其中23名为肠型胃癌,其余为弥散型胃癌。所有患胃癌的患者均感染有幽门螺旋杆菌,而在接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253名患者中,无一例胃癌发生,尽管这些患者在根除治疗后接受随访的时间相对较短(平均4.8年)。
各类型胃病患者发生胃癌的比例分别为:无溃疡性消化不良,4.7%;胃溃疡,3.4%;胃过度增生或胃内息肉,2.2%,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无胃癌发生。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中,重度胃萎缩、原乌氏体主导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性较高。
研究人员注意到本次研究的结果与最近进行的一项综合分析和其它活检标本研究结果一致,即胃癌仅发生于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中。因此,胃癌可能出现在经组织学证实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炎或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研究人员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引起两种类型的胃癌,在感染患者中,患有重度胃萎缩伴肠上皮化生、原乌氏体主导性胃炎以及二者兼有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性尤其高。
在一篇相关的述评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James Fox博士和麻萨诸塞大学的Timothy Wang博士写到,任何有关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疑问现在都应该消除了。尽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缓解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并被有些人认为是“良性病菌”,但本研究以及其它研究均证实幽门螺旋杆菌不应被看作“有益共生微生物”,而应被看作“与烟草同类的物质”。对于研究人员所提出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以预防或延缓胃癌发生的建议,应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应考虑群体筛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