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癌基因与遗传因素:在食管癌高发区,本病阳性家族史者达27%~61%,这种家族聚集现象除环境因素外,遗传易感性已引起重视。研究发现患者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高,癌和癌旁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c-myc基因表达增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易感基因Rb和抗癌基因p53结构异常和部分丢失等,可能与食管癌癌基因和遗传易感性有关。
(三)微量元素:食管癌高发区水中的钼、硒、锌、镁、钴、镁等微量元素含量偏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病有关。
(二)亚硝胺及其前体:亚硝胺系公认的化学致癌物,其前体硝酸盐、亚硝酸盐、二级或三级铵等普遍存在于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的饮水和食物中。这些前体在胃内酸性环境中合成亚硝基化合物,成为体内亚硝胺的主要来源。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而阻断亚硝胺合成,当其摄入不足时,有利于体内亚硝胺的积聚。当地居民喜食霉变食物。食物中的真菌等可使上述前体转化为亚硝胺,还能分解食物蛋白质而增加二级铵含量。酸菜等霉变食物中还含苯并芘、多环芳香烃、Roussin红甲酯等,均已证实为致癌物。
(一)饮食因素与食管慢性刺激:食物粗硬,进食过烫或过快,饮用浓茶、烈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吸烟等均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营养缺乏如摄入动物蛋白、脂肪、新鲜蔬菜、水果不足,缺乏维生素A、C、E、核黄素、烟酸,能增加食管癌的发生。某些食管病变如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慢性食管炎、食管白斑病、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等的食管癌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食管黏膜受到长期刺激和病变有关。
食管癌的病因未明,可能与该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地理自然环境及遗传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