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肠梗阻为闭袢性肠梗阻[1],致使结肠内压力升高,肠腔急剧扩张,当盲肠直径>10cm时,容易发生结肠穿孔。保守治疗效果差,且有并存病的存在,如慢性支气管炎、
冠心病、
糖尿病等,增加了保守治疗的风险,故应慎重对待,早诊断、早手术,去除病因,解除梗阻。
3 讨论3.1 结肠癌肠梗阻特点 患者年龄偏高,平均年龄64.4岁,各组织结构退化以致器官功能低下,反应迟钝,对疼痛不敏感,且
肿瘤生长缓慢,分化程度高,就诊时已属晚期,甚至出现完全性肠梗阻、肠穿孔、肠坏死,需短时间紧急处理。做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口服甘露醇)必须慎重,本组有8例(6.9%)做肠道准备时诱发急性肠梗阻,应引以为戒。我们认为清洁灌肠后肠镜检查较为安全、有效。
2 结果右半结肠I期切除无手术并发症。结肠蠕动差左半结肠I期切除后并发吻合口瘘4例(其中1例仅见引流袋充满气体,未引出液体,扩肛后治愈)。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2例,死亡2例,其中1例为穿孔性
腹膜炎,中毒性
休克,另1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肺部感染(高龄)。
1.3 手术方式 40例右半结肠均作I期切除吻合术;左半结肠根据具体情况;I期切除吻合39例,Hartmann术7例,横结肠造口5例,回肠、横结肠双造口1例(高龄90岁,女性,肠壁水肿重,蠕动差)。
1.2 肿瘤部位及病理类型 位于右半结肠(含横结肠)40例,占43.4%,其中盲肠6例,升结肠14例,结肠肝曲12例,横结肠8例;位于左半结肠52例,其中结肠脾曲13例,降结肠16例,乙状结肠23例。病理类型:乳头状腺瘤47例,管状腺瘤28例,粘液腺癌15例,印戒细胞癌2例。按改良Duke’s分期:B期39例,C期47例,D期6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5例,女27例,年龄47~90岁,平均64.4岁。结肠蠕动差临床表现有粘液血便54例,
腹痛、腹胀90例,停止排气、排便92例,呕吐29例。本组42例(45.7%)术前基本确诊。经B型超声、CT检查发现肠道占位23例,MRI发现肠道占位12例。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口服甘露醇引起急性肠梗阻8例,占6.9%。肥皂水灌肠引起肠穿孔腹膜炎1例,并发一种或几种脏器病变36例,占39%,6例有腹部手术史。结肠镜检查引起乙状结肠穿孔腹膜炎1例。1例X线胸片发现有隔疝。直肠指诊:14例指套有血迹。X线腹平片所有患者均有肠腔积气,76例有液平,其中35例有3个以上液平。病程3d~2个月。完全性肠梗阻70例,不完全性肠梗阻22例。
结肠癌肠梗阻是特殊类型肠梗阻,肿瘤多系晚期病变,因其为闭袢性肠梗阻、肠管高度膨胀、肠壁严重充血水肿、血运循环障碍、病情变化快,容易发现肠坏死、肠穿孔等并发症。鉴于上述原因,一经诊断应及早手术治疗。我院199结肠蠕动差0―2005年收治结肠癌肠梗阻92例,现将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