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肺叶切除的病例,一般无须做预防性洋地黄化。术后如并发心律紊乱,可静滴西地兰0125mg,每4h次,达饱和剂量1mg,以后每天给0125mg维持量。肾功能欠佳的病人应逐渐减量。原拟做肺叶切除而术中改为全肺切除的病例,也按上述方法给药。拟做全肺切除的病人,应在术前洋地黄化,手术日达到饱和剂量。做全肺切除的病例应做心电及氧饱和度监测3天以上。
临床观察经洋地黄化的肺切除病例较未经洋地黄化的病入,术后心律紊乱的发生率低,并发症的死亡率也低。房性心律紊乱时静脉滴注西地兰可减慢心室律,但多数不能转为窦性心律(也有能维持窦性心律)。治疗顽固的房颤和房扑使转为窦律,一般需用奎尼丁或电击除颤。有时,快速室律的术后房颤对静滴西地兰无反应,则可考虑用异搏定,可有效控制室律,但许多年老病人对此药
过敏,表现为短暂的低血压,因此要慎重使用。
肺切除术后心律紊乱是一个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不能维持窦性心律会减少心排血量,降低冠状动脉、肾动脉和脑动脉血流。肺切除后并发心律紊乱的发生率为314%~30%,基本上属房性,表现为房颤、房扑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紊乱较少见。此并发症通常在术后1周内出现,较常见在术后2~3天并发,其死亡率约20%。老年患者,肺水肿或全肺切除后肺间质有浸润阴影的病人较易出现此并发症,其与术前肺功能无明显关系,右心扩张是术后心律紊乱发病机理的一个因素。全肺切除后增加右室后负荷,减少心排血量和降低左房压力。因此,中心静脉压更能准确反应心脏前负荷。
肺癌术后的心律紊乱,针对肺癌术后的心律紊乱这个问题做如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