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在潜伏感染者外周血循环中携带ebv的b淋巴细胞与机体所产生的对ebv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处于平衡状态,此平衡决定着外周血携带ebv的b淋巴细胞的数量。平衡一旦被打破,则ebv可浸润于鼻咽上皮细胞之间,如果eber阳性的b淋巴细胞浸润于异型性鼻咽上皮细胞之间时,此异型性细胞就易感染ebv,此过程在鼻咽组织癌变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上述潜伏感染约有20%可以转变为溶解性感染,即b淋巴细胞破裂产生游离于细胞外的病毒颗粒,佛波酯、钙离子载体、丁酸盐、抗膜免疫球蛋白处理潜伏有ebv的b淋巴细胞,可以诱导ebv由潜伏状态转变为裂解状态,这种溶解性感染只是一种机会感染,在鼻咽组织癌变过程中不起重要作用。
具有异型性分化的鼻咽上皮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ebv的潜伏感染,从而使得ebv潜伏基因在上皮的癌变过程中发挥作用。而外周血中携带ebv的b淋巴细胞可进人淋巴组织通过淋巴滤泡而长期存在,不一定发展为癌。
但ebv能否进人鼻咽上皮细胞并保持潜伏感染状态,取决于细胞的分化状态。
ebv感染多发生在幼年,感染初期ebv表面cd3受体cd21促进b细胞感染ebv,然而人b细胞不是ebv的允许细胞,病毒只是在b细胞中建立潜伏感染,不会表达完整的病毒颗粒而只表达ebv潜伏抗原。
ebv与鼻咽癌的关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