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因性格(气质)制宜: 性格、情绪的不良影响,常可导致不同的病证产生。针对不同性格致病而制定出相适应的治疗方法,即属“因性格制宜”。一般来说,人们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各有其固有的、习惯的反应和行为表现,体现出各自的性格特点。心身医学研究提示,性格特点 (以及体质)往往决定疾病的易罹患性以及发展后的证候和转归、预后。
如《灵枢.论勇篇》论述川司一精神情志刺激作用于“勇”和“怯”两种不同性格特点的人身上,对生理病理的影响迥然不同(一般前者病轻而后者病重); 《素问.经脉别论》还指出性格不同的人对于一些疾病的易感性差异比较大。因此,中医学在治疗疾病时很注意分析患者的性格特点,并要求治疗应“因性格制宜”。
平和质: 精神情志活动无明显偏颇,平素气血调和,情志舒畅,既不易抑郁,亦不致奋亢,能妥善处理各种事物,性格外向或内向,一般少患情志病证,即便患病,也容易治愈。故较少运用调畅情志方面的药物。
奋亢质: 情志活动偏激,平素遇事容易激动,喜言好动,不太冷静,心烦易怒,一遇强烈情志刺激,易患肝气奋亢,升发太过之证。故对这类病人应注意选用疏肝平肝、镇肝潜阳之品。
抑郁质: 平素郁郁寡言,情绪低落,性格孤僻内向,忧愁善感多虑,夜寐欠佳,睡眠多梦。此多见于妇女及心胸狭窄之男性。一遇情志刺激,易患肝气郁结,疏泄不及,气机不畅之证。故对这类病人应注重采用心理疗法(如暗示、疏导)或选用疏肝理气解郁之品。
怯弱质: 平素胆小怕事,易惊易怒,遇事犹豫,多欠主见,性格内向。常见于小儿、女性及年老体弱者。一遇惊恐之事,易致精神错乱,目不识人。故对这类病人,一方面要帮助其加强意志的培养,一旦患病则应注意选用补肾宁心之品。
淡漠质: 精神萎靡,双目无神,厌倦社会活动,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气。一遇失偶、丧亲、失恋等,易悲好泣,甚则产生自杀念头。此多见于对挫折或疾病等耐受能力低下者,其性格多怪僻。此类患者应注重采用心理疗法(如宽慰、疏导、鼓励),帮助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幸等。
“因性格制宜”的治疗原则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性作用在于: 要求医者在治疗任何疾病的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性格特点以及由于各种外界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心理失衡,分析起病的原因,从而采取各种方法(如说理开导、安慰鼓励、转移思考、心理暗示以及适当的药物治疗等)以消除心理致病及消极影响,达到扶助正气,治愈疾病的目的。对癌症患者来说,有时心理治疗甚至是很重要的。
应当说明,人体体质与性格常常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正常体质与性格的平和质大多是并存的,即体质正常者,性格往往平和; 体质属热燥质者,性格常是奋亢质……因此,临床治病时,若能将体质与性格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并采取相适应的措施,则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