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别名] 槐蕊、槐米。
[药用部分与产地] 为豆科植物槐的花朵或花蕾,生于山坡,平原或植于庭园,夏季花初开放时采收花朵,除去杂质,晒干供药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生产。
[成分] 含芸香苷,花蕾中含量多,开放后含量少,又从干花蕾中得三萜皂苷0.4%,水解后得白桦脂醇、槐花二醇和葡萄糖、葡萄糖醛酸。
[药理]
1.对毛细血管的影响 槐花中的成分芸香苷及其苷元槲皮素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减少血管通透性,连续大量应用芸香苷及槲皮素,可阻止由于减压而引起的鼠肺出血。
2.抗炎作用 芸香苷及槲皮素对大白鼠因组胺、蛋清等引起的脚爪水肿,以及透明质酸酶引起的足踝部水肿有抑制作用。
3.解痉及抗溃疡作用 槲皮素能降低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其解痉作用较芸香苷强5倍,能刺激肠黏膜使渗出液增加。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槐花液对离体蛙心有轻度兴奋作用,对心传导系统有阻滞作用。芸香苷及其制剂有降压作用,槲皮素亦能短时间的降压。
5.对血脂质的影响 用胆固醇30mg/kg及6甲基硫脲嘧啶90mg/kg混于食物中饲养大白鼠。形成高胆固醇血症,对实验 性动脉硬化症有预防及治疗效果。
[传统应用] 性味归经:苦,微寒,人肝、大肠经。功能:凉血止血,清肝降火。主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衄血、赤白痢下,风热目赤、痈疽疮毒,并用于预防中风。
[临床新用途]
1.治疗银屑病 取槐花炒黄研成细粉,每次3g,每日2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亦可将槐花制成蜜丸内服。剂量同上。临床观察53例,痊愈6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9例,无效6例。
2.治疗颈淋巴结核 取槐米2份糯米1份,炒黄研末。每日晨空腹服2匙。服药期间禁止食糖,临床治疗30多例,均获痊愈。
3.治疗暑疖 用干槐花米60g 加水1 500ml煎汁,用棉花蘸洗局部,药汁可反复加热。每日洗2~3次。同时将药渣捣烂如泥敷于患处,一般用药1~2日后局部即可消肿而愈。
4.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据报道,有人用槐榆汤治疗本病60例。方以炒槐花20g,秦皮、椿银白皮、炒地榆各15g,黄连、白及、木香、槟榔、大黄炭各l0g;便血多者加三七粉6g;腹痛甚者加延胡索l0g,炒白芍15g,每日1剂,加水1 000ml煎至约300ml,早、晚各保留灌肠1次,每次150ml药液,温度宜37~C左右。结果:本组60例中治愈24例,显效23例,好转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
5.治疗放射性直肠炎 据报道有人用益肠生肌煎灌肠治疗本病36例。方以炒槐花、地榆炭、五灵脂、黄芩各20g,参三七5g,乌贼骨、白及、薄公英、黄芪各30g,将水药水煎浓缩至60ml,药汁温度为37~C左右。保留灌肠2小时以上,每晚1次,10日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36例中31例痊愈,4例好转,1 例无效。
6.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据报道,有人用槐紫参化斑汤治疗本病52例。方以炒槐花、生地、地榆、侧柏叶、茅根各15g,紫草、丹参、车前子各9g,当归、牛膝、葛根各6g,银花、连翘各12g,生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结果:52例中41例痊愈,9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