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白 芨
白芨灰白鹰爪形,茎痕外围环心纹,
角质性粘透明样,收敛止血消肿灵。
[来源] 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ehb.f.的块茎。
[产地] 主产贵州,四川、湖南、安徽、河南、浙江,陕西等省。
[采收] 夏、秋季苗枯萎前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入沸水煮或蒸至切开无白心,晒至半干,撞去粗皮,再晒干。
[药材形性] 块茎呈不规则扁圆形或菱形,横向2-4个分歧似掌状,直径2-5cm,厚O.6-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上方有凸起的茎痕,下方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有数个棕褐色同心环纹,环节上有残留的点须状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半透明,角质样,可见散在的维管束点。气无,味苦,嚼之有粘性。
以个大、肥厚、色白明亮、质坚实者为佳。
[炮制] 白芨 将原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2-3日,捞起,晾至湿度适宜,切0.3cm厚横片或顺片,晒干,又称“白芨片”。
白芨粉 取净白芨片,晒干,研细粉,过筛。成品显灰白色。
[成分] 含白芨胶质(为一种白芨葡萄糖甘露聚糖)约60%以及挥发油、淀粉。
[性味、归经] 苦甘涩,微寒。入肺、肝、胃经。
[功用]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肺胃出血,外伤出血、痈肿、溃癌、手足皲裂。
[处方名] 白芨、白芨粉。
[用量、用法] 6-15克,煎服。研末吞服,每次1.5-3克。外用适量。
[注意] 1.加工炮制时,不宜采用热处理,防止粘液质等成分破坏。2.本品反乌头。
[保贮] 放木箱或盒内,置干燥处。
按:同属植物黄花白芨B:ochracea Schltr.的块茎,在四川西部和北部产量较大,亦作白芨使用。药材形性与白芨相似,但形较小,表面呈淡红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