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甘 遂
甘遂纺锤连珠状,黄白外表有凹红,
断面粉白木都黄,泻水遥饮消结肿。
[来源] 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t T.P. Wang的块根。
[产地] 主产陕西、河南、山西、宁夏、甘肃。
[采收]) 于春季开花前或秋季茎苗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或以硫磺熏后晒干。
[药材形性] 呈长纺锤形、长椭圆形或略呈球形,中部常缢缩呈连珠状,长1-10cm,直径O.5-2.5cm。表面黄白色,凹陷处常有残留的棕红色栓皮。质脆,断面粉性,皮部厚,类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气微,昧微甘而后有刺激性辛味。
以肥大,连珠形、粉性足者为佳。
[炮制] 甘遂 系原药材经拣净杂质,用水漂洗,捞出切片,晒干,称“生甘遂”。生用毒性较大,易致呕吐,泻与作用猛烈。
醋甘遂 取甘遵100公斤,用米醋30公斤,清水30-40公斤,浸约2-4小时,微火加热煮至醋液吸尽,表面显微黄色,取出晒干。亦称“炙甘遂”。饮片偶有焦黄斑,微有醋气。醋制后,可减低毒性,并能缓和其泻水作用。
煨甘遂 取甘遂置锅内,加麦麸同炒至焦黄色,取出稍凉,用筛去麸皮,切片。或用面皮包裹置火中煨至面皮焦黑色为度,取出摊晾,去外皮,干燥。煨制后,毒性减缓,几天呕吐之弊,内服用于泻水逐饮时,不致过伤正气。
[成分] 含三萜类成分(为大戟醇、甘遂醇、大戟甲烯醇)、棕榈酸、柠檬酸、草酸、鞣质、右旋葡萄糖等。也含有多氧二萜的有毒成分,有协同致癌作用,值得注意。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
[功用]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胸膛积水、气急喘促、二便不利等症,外治湿热肿毒。
[处方名] 甘遂 生甘遂 醋甘遂 炙甘遂 煨甘遂。
[用量、用法] 0.5—l克,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注意] 1.反甘草。2.生甘遂只作外用,不宜内服。3.孕妇及体虚者忌用。
[保贮]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霉及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