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凤尾草
风尾草绿叶基生,羽状叶片顶最长,
袍子线囊叶缘生,凉血解毒湿热清。
[来源] 为凤尾蕨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风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的全草。
[产地] 我国北部、中部、南部各省均有分布。
[采收] 全年可采,拔起全株洗净,晒干。
[药材形性] 全株长30-70cm,地下茎粗壮,叶丛生,叶柄长5-23cm灰棕色,无毛,孢子叶2回羽状分裂,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轴具宽翅,羽片3~cm,对生或近对生,上部的羽片无柄,不分裂,先端渐尖,顶端的羽片最长,下部的羽片有柄,羽状分裂或基部具1-2裂片,羽状分裂者具小羽片数枚,长线形,小羽片在叶轴上亦下延成翅,叶脉明显,细脉由中脉羽状分出,单二或二义分枝,直达边缘。不生孢子囊的营养叶,叶片较小,2回小羽片较宽,线形或卵圆形,边缘均有锯齿。孢于囊群线形,沿袍子叶羽片下面边缘着生,孢子囊群盖稍超出叶缘。气微,味苦。
以身干,色绿,无泥杂须根者佳。
[炮制] 原药拣净杂质,竖放阴凉处。洒清水润软,切0.3-0.5cm段片,晒干。
[成分] 含黄酮类、甾醇、氨基酸、内酯戊酯类,酚性成分;
[性味、归经] 苦寒,入大肠、膀胱经。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用于黄疸、痢疾泄泻、热淋尿赤涩痛、带下赤白,血热便血、衄血、痔血,咽喉肿痛,乳蛾痄腮、痈肿疮疡等症。
[处方名] 凤尾草、凤尾蕨
[用法、用量] 煎服10-15克,鲜品30克。
[保贮] 放箱内,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