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别名] 南五加皮、刺五加、刺五甲。
[药用部分与产地] 为五加科植物五加或无梗五加、刺五加、糙叶五加、轮伞五加等的根皮。生长于山坡或丛林间,夏、秋采挖,剥取根皮,晒十作药用。主产于陕西、湖南、河南、湖北等地。
[成分] 五加皮含挥发油、维生素A、维生素B及鞣质、多种糖苷等;挥发油中含4—甲氧基水杨醛。
[药理]
1.抗灸作用 细柱五加皮煎醇沉液对大鼠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和棉球肉芽肿有抑制作用;正丁醇提取物对角叉菜胶足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 五加皮既可提高免疫功能,又可抑制免疫功能。如细柱五加水煎醇沉液对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有降低作用;细柱五加总皂苷给小鼠灌胃,能促进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并能提高小鼠血清抗体滴度。
3.镇静、镇痛作用 细柱五加主含糖苷的提取物,能显著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抑制作用,其正丁醇提取物对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有明显镇痛作用。
[传统应用] 性味归经:辛、苦, 温,人肝、肾经。功能:顺气而化痰,坚骨益精,祛风胜湿。主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肝肾不足,下肢痿弱,阴瘘湿疹,女子阴痒,眼目昏花等症。
[临床新用途]
1.治疗风湿痹痛 取南五加皮、木瓜各500g,松节400g,黄酒2000ml,将药拌匀,蒸气消毒,再加酒浸,冬春浸15日,夏秋浸7日。服法:每次20ml,每日3次,酒量大者可多服。临床观察36例,最少1剂,最多3剂,其结果全部有效,共同之点:①先年冬天服酒药1剂,次年劳动有力,下田不发生身痛;②本组有26例患风湿,皆服酒药1~2剂,风湿疼痛消失;③有1例患下肢筋骨拘挛,连服3剂,拘挛消失。
2.中风后手足拘挛 有用加皮伸筋草汤泡浸法治疗本病67例。方法:以南五加、伸筋草各20g,红花8g,水煎成30~50ml的药液于患处,泡浸15~20分钟,保持温度在30~40℃,每日3次,手足皆拘挛者,先泡手后泡足,在浸泡时手足自行伸屈,加强活动力。连治2个月,结果显效35例、好转29例、无效3例。
3.坐骨神经痛 有人分三型治疗23例。①寒湿型,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五加皮、独活、寄参、当归、熟地、牛膝、木瓜、桂枝、乌头、鸡血藤、灵仙;②湿热型,以四妙汤加减:五加皮、苍术、黄柏、薏苡仁、牛膝、木瓜、秦艽、忍冬藤、女贞子、旱莲草、白芍、甘草;③瘀阻型,以补阳还五汤加减:五加皮、生芪、当归、川芎、赤芍、地龙、木瓜、牛膝、桃仁、红花、鸡血藤、三七粉。少数病例配合针灸3~10次,平均服药24~37剂,结果:治愈11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
4.治疗小儿麻痹症 症见下肢痿弱拘挛者(圣惠方)五加皮、熟地、丹参、杜仲、菟丝子、干姜、地骨皮、天门冬、钟乳石。主治小便余沥、妇人阴冷、下肢软弱无力、拘挛等症。作者曾用此方治疗小儿麻痹症2例,连服3个月,使小儿下肢解除软弱和拘挛。
5.治疗糖尿病 《现代实用中药学》载:有人用五加皮片治疗本病7例。方法:刺五加、泽泻、葛根各30kg,用乙醇回流提取浸膏,另以葛根粉5kg掺人膏内,烘干后加入氢氧化铅粉660g,硬脂酸镁,干淀粉各132g,压片,每片重0.307g,约含生药1.11g。每次服5~7片,每日3次,饭前1小时服,30日为1个疗程。结果:经1~2个疗程治疗后,有——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