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原著《【中医诊疗网】》豆豉的记载:豆豉为常用中药《名医别录》列为中品。
别名:淡豆豉、香豉。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用清瘟解毒汤熬叶煮过后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
加工:取以上药料3.75kg碾碎加适量清水煎煮约1.5小时。滤出药汁入缸残渣再加清水煎煮2.5小时煮至前后药汁约75~100kg左右捞出压榨取汁去掉残渣。将前后药汁合并入锅内加热煮沸取净黑豆50kg置锅内同煮。至黑豆膨胀到6~7成透药汁基本吸尽时取出。再用青蒿末2.5kg一层黑豆一层青蒿撒布均匀堆放闷至发酵到黑豆外皮生有一层白霉时晒干出去青蒿即为成品。
主要成分:酶。
【豆豉的作用_豆豉的功效_豆豉图片_豆豉的功效与作用】
药理作用:1、发汗但力量很弱通常须加入其他辛凉解表药中;2、健胃、助消化。
性味:辛、微温。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解表、发汗、除烦。
主治:感冒发烧、头疼无汗、心烦胸闷。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轻型感冒发热无汗胃脘饱满。配葱白(葱豉汤);治疗阴虚感冒也十分合适取其有轻度发汗而不伤阴(津液)可配生地、玉竹等。
2、用于治疗热病后虚烦不眠(即因发热和病后新陈代谢变化等因素刺激神经系统致心情烦乱不能入睡)。配栀子方如栀豉汤此方既用淡豆豉解表又用栀子清里热都有解烦作用。
3、治疗血尿。在相应的方剂内加入淡豆豉有助于血尿。以本品30~45g配伍路路通30g地骨皮15g水煎服效果更好。
使用注意:淡豆豉有退乳作用哺乳妇女不宜用。
用量:6~12g。
处方举例:栀豉汤(《伤寒论》):栀子9g淡豆豉9g水煎服。
注:豆豉亦名”淡豆豉“(以示与食用咸豆豉区别)。淡豆豉据古代文献记载其中药材仅有桑叶一味。现各地制法互有不同。本文介绍者为京津两市的传统制法。
除非注明文章解释权均归中医诊疗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