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壳
罂粟蒴果瓶卵形。顶突柱头圆盘状,
果皮内壁假膜籽,镇咳止泻并止痛。
[来源] 为罂粟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罂粟Papauer som- niferum L 的成熟蒴果的外壳。
[产地] 原产于泰国、缅甸,我国部分地区有少量栽培。
[采收] 4-6月采摘果实,剖开,除去种子,晒干。
[药材形性] 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有时破碎成片状,外表黄白色或浅棕色,有纵向或横向的割痕,顶端有11-12条突起的残留柱头,放射状排列成圆盘状。基部有短柄,果皮坚脆,木质,剖开后内表面呈浅黄色,微有光泽,并有十几条假隔膜,上有棕黑色小点,为种子脱落的残痕,质轻而脆,气清香,味微苦。
以个大,色黄白,质坚,皮厚者为佳。
[炮制] 原药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去柄,切0.2-0.3cm丝片,晒干。
炙罂粟壳 取罂粟壳丝,加炼熟蜂蜜(药材量之25%)与开水少许拌匀,稍焖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蜜炙增强润肺止咳之功。
[成分] 含吗啡、那可汀、可待因、蒂巴因、罂粟碱及罂粟壳碱等生物碱。
[性味、归经] 涩平、有毒。入肺、肾、大肠经。
[功用] 涩肠、敛肺、止痛。用于肺气不敛久咳不止而痰量不多者.久泻、久痢兼腹痛者,胃脘腹疼痛等症。
[处方名] 罂粟壳 御米壳 蜜炙粟壳
[用法、用量] 煎服3-9克,研末服1-1.5克。
[保贮] 放箱内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注意] 咳嗽或腹泻初起忌用。又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以防中毒。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