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草 果
草果椭圆皮红棕,壳韧有多纵沟棱,
内分三瓣集长球,温中燥湿除痰疟。
[来源]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的成熟果实。
[产地] 主产云南、广西、贵州。
[采收] 秋季果实变为红褐色而未开裂时采摘,晒干或用文火烘干。
[药材形性] 呈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cm,直径1-2.5cm。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多数显著纵向沟及棱线,顶端有一圆形突起(柱基),基部有果柄或果柄痕。果皮坚韧,易纵向破裂,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8-1l枚,集成长球状。种子多面形,直径0.5-0.7c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具灰白色膜质假种皮。在较狭的一端有一凹窝状种脐,背面有一纵沟(种脊)。质坚硬,破开后种仁显灰白色。气香,味辛辣。
个大、饱满、色红棕、气味浓者为佳。
[炮制] 草果仁、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捶破,去隔膜,取种仁入药。
煨草果 取带皮草果,用已拌好的面糊(草果100公斤,用面粉20公斤)涂于表面,烘烤或于灰火中煨至面糊焦黑时取出,剥去外皮入药。煨制后,可减轻草果气味,缓和辛烈之性,而具温中化湿兼健脾止泻之功。
姜草果 取草果仁100公斤,用生姜片10公斤拌匀,有文火微炒至深黄色,稍有烈口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成品呈棕褐色,略具焦斑,味辣。姜制后,可减少对胃的刺激,温中祛寒止痛力强。并可增强化痰截疟、止呕的作用。
[成分] 草果含挥发油,没事含a一和β一蒎烯、1,8一桉油对一聚伞花素、壬醛、葵醛、芳樟醇、樟脑、反一s—烯醛、a一松油醇、橙花醛一a、一b、香叶醇、草果酮、橙花叔醇等。此外含淀粉和油脂等。
[性味、归经] 辛温,入脾、胃经。
[功用] 温中燥湿,除痰截疟。用于心腹冷痛、食积不消、痰饮痞满、呕吐、泄泻、疟疾。
煨草果用于寒湿困中所致的胸痞呕恶、腹冷泄泻之症。
姜草果用于因寒湿痰饮内阻,气逆呕吐痰疟诸症。
[处方名] 草果 草果仁 煨草果仁 姜草果仁
[用量,用法] 3—6克,打碎煎服,后下。
[注意] 阴血不足无寒湿郁滞者忌用。
[保贮] 置干燥阴凉处。
按:同属植物红草果A.hongtsaoko c. F. Liang et D. Fang广西与草果混收,又称老扣(壮语)。野草果A. Koenigii J. F. Gmelin在广西民间偶作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