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丁公藤注射液
[处方与制法]:丁公藤2500g 取丁公藤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约250m1,用乙醇沉淀处理二次,第一次溶液中含乙醇经75%,第二次为85%,每次放置24小时后滤过,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使成950m1.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加活性炭6g,煮沸10分钟,滤过,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4.5~5.0,加吐温-80与苯甲醇,并加注射用水使每lml含提取物0.05g,滤过,灌封,灭菌,即得。(每2m含生药5g)
处方分析:
①采用水提醇沉法,两次水提两次醇沉。
②需冷藏48小时后滤过。
③加活性炭0.6%,煮沸10min。一般在配制注射液时加入0.1%~0.5%(g/ml)的活性炭,煮沸并搅拌15分钟。在配制时应考察活性炭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④采用10%NaOH调节pH值。
⑤吐温80一般用量为0.5%~2%。当中药注射液中含有生物碱盐类成分时、或含有杂质、或加入了苯甲醇、氯化钠等附加剂时可能会引起吐温80昙点下降,当昙点降低至40℃时,室温放置也可能会发生起昙现象,影响注射液质量。另外,对有效成分为酚类的中药注射剂,加入吐温80后能与酚羟基缔合,降低该类成分的疗效。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 起草标准
中药名称 丁公藤注射液
拼音名 Dinggongteng Zhusheye
标准编号 WS3-B-3526
来源/处方 本品为丁公藤经加工制成的注射液。
全文 【制法】
取丁公藤25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约2500ml,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5%,搅匀,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约250ml,再加乙醇使含醇量为85%,搅匀,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使成950ml,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加适量活性炭,煮沸10分钟,滤过,测定滤液中总固体含量,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0~5.5,加聚山梨酯80与苯甲醇各10ml,并加注射用水使每1ml中含总固体(丁公藤提取物)0.05g,搅匀,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
(l)按[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试验,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品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丁公藤对照药材2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7:2: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8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检查】
pH值 应为4.0~5.5(附录 Ⅶ G)。
其他 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U)。
【含量测定】
取本品5支,混匀,精密量取1ml,置具塞试管中,加水7ml、盐酸2ml,混匀,置水浴中水解3小时,取出,放冷,移入分液漏斗中,试管用水洗涤3次,每次2ml,洗涤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加氯化钠2g,振摇使溶解,用氯仿提取4次(15、10、10、10ml),合并提取液,加无水硫酸钠1g,摇匀,放置1小时以上,滤过,无水硫酸钠用氯仿洗涤3次,每次5ml,洗涤液与滤液合并,蒸干,残渣加适量丙酮使溶解,移至5ml量瓶中,用少量丙酮洗涤容器,并入同一量瓶中,加丙酮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