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石菖蒲简介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石菖蒲根茎呈扁圆柱形,稍弯曲,长3至20厘米。直径0.3至1厘米。表面棕褐色、棕红色。粗糙,多环节,节间长2至8毫米。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根痕圆点状。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缩管束小点及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以条粗,断面类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菖蒲,今处处有之,而池州、戎州者佳。春生青叶,长一二尺许,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无花实,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今以五月五日收之。其根盘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节尤密,一寸九节者佳,亦有一寸十二节者。采之初虚软,暴干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沙石土中,腊月移之,尤易活。又蜀人用治心腹冷气zhou痛者,取一、二寸捶碎,同吴茱萸煎汤饮之良
【拼音名】Shí Chānɡ Pú
【英文名】Grassleaf Sweelflag Rhizome, Drug Sweetflag Rhizome,Rhizome of Grassleaf Sweelflag
【别名】香菖蒲、昌本、菖蒲、昌阳、昌草、尧时薤、尧韭、木蜡、阳春雪、望见消、水剑草、苦菖蒲、粉菖、剑草、剑叶、菖蒲、山菖蒲、溪菖、石蜈蚣、野韭菜、水蜈蚣、香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采收和储藏:栽后3-4年收获。早春或冬末挖出根茎,剪去叶片和须根,洗净晒干,撞去毛须即成。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2600m的密林下湿地或溪涧旁石上。
资源分布:分于黄河流域以南各地。
辨别方法
性状鉴别,根茎呈扁圆柱形,稍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棕红色或灰黄色,粗糙,多环节,节间长2-8mm;上侧有略呈扁三角形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下侧有圆点状根痕,节部有时残留有毛鳞状叶基。质硬脆,折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横切面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以条粗、断面色类白、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有的含红棕色物。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叶迹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束鞘纤维发达;内皮层凯氏带明显。中柱散列多数维管束,主为周木型,紧靠内皮层环排列较密,有少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主为周木型,紧靠内皮层环提列较密,有少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中柱中央有时可见少数行信束,纤维束及维管束周围的1圈细胞中均含草酸钙方晶。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理化鉴别
(1)该品横切面:表皮细胞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红棕色物。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 叶迹维管束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成环,木化;内皮层明显。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较少。纤维束及维管束鞘纤维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并含淀粉粒。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1ml含2μ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菖蒲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放置约1小时,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再以碘蒸气熏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