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羌活文献论述
1.《唐本草》:疗风宜用独活,兼水宜用羌活。
2.《医学启源》:羌活,治肢节疼痛,手足太阳本经风药也。加川芎治足太阳、少阴头痛、透关利节,又治风湿。《主治秘诀》云:其用有五:手足太阳引经,一也;风湿相兼,二也;去肢节痛,三也;除痈疽败血,四也;治风湿头痛,五也。
3.《本草纲目》:羌后、独活,皆能逐风胜湿,透关利节,但气有刚劣不同尔。
4.《雷公炮制药性解》:羌活气清属阳,善行气分,舒而不敛,升而能沉,雄而善散,可发表邪,故入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以理游风,其功用与独活虽若不同,实互相表里。
5.《本草汇言》:羌活功能条达肢体,通畅血脉,攻彻邪气,发散风寒风湿。故疡证以之能排脓托毒,发溃生肌;目证以之治羞明隐涩,肿痛难开;风证以之治痿、痉。癫痫 ,麻痹厥逆。盖其体轻而不重,气清而不浊,味辛而能散,性行而不止,故上行于头,下行于足,遍达肢体,以清气分之邪也。
6.《本经逢原》:羌活乃却乱反正之主帅,风能胜湿,故羌活能治水湿,与芎穷同用,治太阳、厥阴头痛,发汗散表,透关利节,非时感冒之仙药也。昔人治劳力感寒,于补中益气汤中用之,深得补中寓泻之意。
7.《本草正义》:羌、独二活,古皆不分,《本经》且谓独活一名羌活,所以《本经》、《别录》,止有独活而无羌活。李氏《纲目》尚沿其旧。然二者形色既异,气味亦有浓淡之殊,虽皆以气胜,以疏导血气为用。通利机关,宣行脉 羌活
络,其功若一。而羌活上气尤胜,则能直上顶巅,横行支臂,以尽其搜风通痹之职,而独活止能通行胸腹腰膝耳。颐之师门,恒以羌活专主上部之风寒湿邪,显与独活之专主身半以下者截然分用,其功尤捷,而外疡之一切风湿寒邪,着于肌肉筋骨者亦分别身半以上,身半以下,而以羌、独各为主治。若在腰脊背膂之部,或肢节牵挛,手足上下交痛,则竟合而用之,宣通络脉,更能神应,固不仅内科着痹,应手辄效,而外科之风寒湿邪,亦莫不投剂立验。又按羌活本含辛温之质,其治疗宜于风寒风湿,而独不宜于湿热,以湿邪化热,即为温病,似无再用辛温之理,然此惟内科证治为然,若外疡之属于湿热者,苟肿势延蔓,引及骨节筋肉伸缩不利,非以羌、独之善走宣通为治,则效力必缓,故虽热病,亦不避用,但仅以为向导而任佐使之职,则分量甚轻,其主任之君药,固犹是理湿清热之正剂,此亦发表不远热之大旨,非抱薪救火者所得以为借口也。
8.《药性论》: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血癞,手足不遂,口面歪邪,遍身顽痹。
9.《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气,筋骨拳挛,四肢赢劣,头旋眼目赤疼及伏梁水气,五劳七伤,虚损冷气,骨节酸疼,通利五脏。
10.《珍珠囊》:太阳经头痛,去诸骨节疼痛,亦能温胆。
11.《品汇精要》:主遍身百节疼痛,肌表八风贼邪,除新旧风湿,排腐肉疽疮。
12.《本草备要》:泻肝气,搜胖风,治风湿相搏,本经(太阳)头痛,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刚痉柔痉,中风不语,头旋目亦。
13.《会约医镜》:治邪闭憎寒,壮热无汗。
羌活药方选录
1.治疗客寒犯脑 脑痛连齿 手足厥冷口鼻气冷之证:羌活一钱 附子、干姜各五分 炙甘草八分.水煎服.(《医学心悟》羌活附子汤)
2.治疗风湿相搏 身体疼烦 掣痛不可屈伸 或身微肿不仁:羌活(去芦) 附子(炮 去皮脐) 白术甘草(炙)等份.每服20克 水一盏半、生姜五片 煎至七分 去滓 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羌附汤)
3.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羌活20-25克,板蓝根、蒲公英各50克。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