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药知识 > 中药基础 > 正文

理气药陈皮的中医方剂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1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陈皮经典论述

  《本草纲目》:「其至百并总是取棋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要,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要,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

  《日用本草》:「能散能泻,能温能补,能消膈气,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

  《本草经疏》:「辛能散,苦能泻,温能通行,则逆气下,呕嗽止,胸中瘕 热消矣,脾为运动磨物之脏,气滞则不能消化水谷,为吐 逆、霍乱、泄泻等证,苦温能凿脾家之湿,使滞气运行,诸证自疗矣。」

  《本草汇言》:「味辛善散,故能开气;胃苦开泄,故能行痰;其气温平,善于通达,故能止呕、止咳,健脾和胃者也。东垣曰: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首焉。」

  陈皮药方选录

  1。治脾胃不调 冷气暴折 客乘于中 寒则气收聚 聚则壅遏不通 是以胀满 其脉弦迟:黄橘皮200克 白术100克.上为细末;酒糊和丸如桐子大.煎木香汤下三十丸 食前.(《鸡峰普济方》宽中丸)

  2.治元气虚弱 饮食不消 或脏腑不调 心下痞闷:橘皮、枳实(麸炒黄色)各50克 白术100克.上为极细末 荷叶裹烧饭为丸 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 白汤下 量所伤加减服之.(《兰室秘藏》橘皮枳术丸)

  3。治小儿脾疳泄泻:陈橘皮50克 青橘皮、诃子肉、甘草(炙)各25克.上为粗末.每服10克 水一盏 煎至六分 食前温服.(《幼科类萃》益黄散)

  4.治寸白虫:橘皮四分 牙子、芜荑各六分.上三味捣筛 蜜丸如梧子.以浆水下三十丸 先食 日再服.(《外台》引《范汪方》橘皮丸)

  5。治泄泻下痢:陈皮15克 藿香10克.因虚者 加白术(土炒)15克 茯苓10克 甘草5克;因实者 加枳实 (麸炒)15克 厚朴10克 木香5克.水煎服.(《本草汇言》)

  6.治干呕哕逆 手足厥冷:橘皮200克 生姜250克.二物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一服一升.(《医心方》引《小品方》橘皮汤)

  7。治霍乱呕吐:陈皮15克 藿香10克.因寒者 配干姜、砂仁各7.5克;因热者 配黄连黄芩滑石各5克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8.治产后大小便不通:陈皮、苏叶、枳壳(麸炒)、木通各等分.上锉散.每服四钱 水煎温服.(《济阴纲目》通气散)

  9。治血淋不可忍:陈皮、香附子、赤茯苓各等分.上锉散.每服15克 水煎空心服.(《世医得效方》通秘散)

  陈皮药膳方

  在中药归类中,它是属于理气药物,但因同时具有健胃、驱风、止呕逆的作用,而常与消化药或脾胃药并用。此外尚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对于痰多黏白、胸脘闷者有其疗效。

  降脂茶:陈皮25克、山楂15克、甘草5克、丹参10克,以1500㏄煮沸,小火再煮20分钟,过滤即可,主要有降低胆固醇及血脂肪之作用,适宜体质壮实之高血脂病患,经常腹泻或消化性溃疡者不宜。

  麦芽茶:麦芽25克、谷芽15克、陈皮15克、神曲10克、甘草5克或冰糖少许,以1000㏄煮沸,小火再煮15分钟,过滤即可开胃健脾,促进消化。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