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性味:甘、微寒
归经:入胃、肾经。
功能:益胃生津,养阴清热。
主治与应用:
1.用于热病伤津或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用鲜石斛配伍鲜生地、麦冬、花粉等;养阴益胃汤以本品与沙参、麦冬、玉竹等同用,治胃阴不足津亏口渴。
2.用于阴虚津亏,虚热不退,可配伍生白薇,麦冬等药同用。
3.本品有明目及强腰膝作用。如石斛夜光丸,即以石斛配伍菊花,菟丝子、枸杞子、熟地等药,治视力减退;配伍熟地、枸杞子、牛膝等药,可治肾阴亏损,腰膝软弱。
用量用法:6-15克;鲜用15-30克,入汤剂宜先煎。
使用注意:温热病不宜早用;湿温尚未化燥者忌服。
枸杞子
《本经》
为茄科落叶灌木植物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
别名:苟起子、杞子、枸蹄子、红耳坠、血枸子、甘杞、贡果。
性味:甘、平。
归经:入肝、肾、肺经。
功能:润补肝肾、明目、润肺。
主治与应用:
1.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滑泻、消渴等证。如杞菊地黄丸即以本品与菊花、地黄等同用;《古今录验方》以本品配伍干地黄、天门冬、治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遗精;民间验方单用本品蒸熟嚼食,每日10克,一日2-3次,治消渴。
2.用于阴虚劳嗽,可配伍麦冬、知母、贝母等养阴清肺化痰药同用。
3.养肝明目,对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瞳孔散大等证,常与菊花,熟地、山药配伍用。
用量:10-15克。
禁忌:外邪实热,脾虚肠滑者不宜用。
参考资料:
1.已证实有降血糖作用。
2.有对抗动物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抑制脂肪在肝细胞沉积,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
3.枸杞所含甜菜碱有扩张血管及促进肠管收缩的作用。
旱莲草
《新修本草》
为菊科植物旱莲草的全草。
别名:墨旱莲、鳢肠草、墨汁草、止血草肥女草。
性味:甘、酸、寒。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润阴益肾、凉血止血。
主治与应用:
1.用于肝肾阴虚之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多与女贞子同用,如二至丸。
2.用于阴虚血热之吐衄尿血,便血、崩漏。单用即有效;也常与生发、阿胶、蒲黄、白茅根等同用。以本品鲜者捣烂或酒干研末外敷,还可止外伤出血。
用量:10-15克;鲜者15-30克。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大便泄泻者不宜服。
参考资料:
1.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2.有一定止血作用。
3.防治水田性皮炎,用本品搓烂涂手脚皮肤至稍发黑,略干后下水田劳动,可防治手脚烂。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