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药知识 > 中药鉴别 > 正文

牛蒡子的简介特征和鉴别方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5-1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www.zlnow.com整理推荐。

  牛蒡子简介

  牛蒡子出自《本草图经》、《名医别录》。《纲目》:恶实,其实状恶而多刺钩,故名。其根叶皆可食,人呼为牛菜。术人隐之,呼为大力也。牛蒡,古人种子,以肥壤栽之,翦苗沟淘为蔬,取根煮曝为脯,云甚益人,今人亦罕食之。三月生苗起茎,高者三、四尺,四月开花成丛,淡紫色,结实如枫梂而小,萼上细刺百十攒簇之,一梂有子数十颗。其根大者如臂,长者近尺,其色灰黪。七月采子,十月采根。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溯源】:主产于河北、吉林、浙江等地。浙江桐乡产者质佳,称为杜大力。

  【采收加工】:7-8月果实呈灰褐色时,分批采摘,堆积2-3d,曝晒,脱粒,扬净,再晒至全干。

  【选购要点】:该品以东北产量较大,浙江所产品质较优。以粒大、饱满、色青白、有明显花纹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

  ⑴《别录》:“味辛,平。”

  ⑵《本草拾遗》:“味苦。”

  ⑶《珍珠囊》:“辛,纯阳。”

  ⑷《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辛,温。”

  ⑸《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味辛平。性微寒,无毒。降也,阳也。

  ⑹《本草经疏》:“味辛苦,气寒,无毒。阳中之阴,升多于降,阳也。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主治功效

  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散肿。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及风疹瘙痒;疮疡肿毒及痄腮等。生用可润肠通便,热毒咽喉红肿疼痛,兼有热结便秘尤宜。

  用于热毒疮肿尚未溃者,常与地丁,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配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入煎剂宜打碎,炒后寒性减;或入散剂。

  【外用】:适量,煎汤含漱。

  用药禁忌

  该品能滑肠,气虚便溏者忌用。《本草经疏》:痘疮家惟宜于血热便秘之证,若气虚色白大便自利或泄泻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泻,故用之无妨。痈疽已溃,非便秘不宜服。

  性状鉴别

  瘦果长倒卵形,两端平截,略扁微弯,长5-7mm,直径2-3mm。表面灰褐色或淡灰褐色,具多数细小黑斑,并有明显的纵棱线。先端较宽,有一圆环,中心有点状凸起的花柱残迹;基部狭窄,有圆形果柄痕。质硬,折断后可见子叶两片,淡黄白色,富汕性。果实无臭;种子气特异,味苦微辛,稍久有麻舌感。

  以粒大、饱满、色灰褐者为佳。

  显微鉴别

  瘦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大小不等的类方形薄壁细胞,壁弯曲,多破裂;外被角质层。中果皮厚薄不匀,细胞壁稍厚,棕黄色或暗棕色,微木化;于棱脊处常有小形维管束。内果皮狭窄,为棕黄色的颓废细胞层,细胞界限不清,为1列草酸钙方晶所充填。种皮最外为1列棚产太细胞,多扭曲,排列紧密,长75-120μm,直径10-30μm,壁甚厚,层纹明显;营养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常颓废不清。胚乳细胞数列,内含脂肪油。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并含有细小的草酸钙簇晶,偶见小方晶。

  理化鉴别

  (1)取脱脂该品粉末2g,加乙醇20ml温浸1h,滤过。滤液作以下试验:①取滤液2ml,加入1%三氯化铝的乙醇溶液,则呈蓝绿色。(检查木脂素类)②取滤液2ml,加入等体积的3%碳酸钠水溶液,于水浴上煮沸3-5min,放冷,加入重氮化试剂,则溶液呈红色。(检查木脂素类)

  (2)取该品粗粉5g,加稀盐酸水溶液(pH1.0-2.0)10ml。浸泡过夜,滤过。取滤液3份各2ml,置3只试管中,分别加碘化汞钾试剂、碘化饿钾试剂、硅钨酸试剂各1滴,则分别产生白色、棕红色及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