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药现代化是当前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请您就中药资源鉴定学科与中药现代化的关系谈一下认识。
石:中药现代化就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进行系统化研究,开发出能够合法进入国际市场的现代化重要产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中药来讲就是没有标准,就难以衡量其质量。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中,寻找快速鉴别中药材的标准化方法以及实现中药质量的可控性,建立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中药质量检验标准系统,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而这正是中药鉴定工作的中心任务所在。因此,中药现代化离不开中药鉴定工作的支持,中药鉴定研究的发展趋向应着重于努力促进中药现代化上。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研究制定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体系和标准规范,并争取成为中药研究开发的国际标准,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第二,开展中药应用基础研究,探讨中药理论的现代科学基础,包括药材种质资源考察及可持续利用、生产加工、有效成分、复方研究及质量标准等;另外,大力加强现代技术方法在传统中药研制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包括生物技术的应用,如细胞培养、组织培养、中药基因工程等,应着重于开展紧缺品种的研究,探索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过程和提高含量的途径。
记:作为博士生导师,请您谈谈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想法。
石:人才培养是事业发展的前提,人才培养也是创新的保证。多年来,我们在中药鉴定学科所取得的成就是勇于创新与不懈努力的结果,更是整个学科团队集体奋斗的结果。我们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人才不断成长并加入到我们的研究队伍之中来。我们在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锻炼坚韧的实干和刻苦钻研精神,更注重引导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新理论、新技术的敏感度,以利于获得明确新颖的思路和独立的科研工作能力。
[采访后记]中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在与石教授的访谈中,从中药鉴定技术方法的“分子水平”、“指纹图谱”,到新研究方向中的“细胞、组织培养”、“中药基因工程”等术语,使笔者深刻感受到中药鉴定学科飞速前进的步伐。我们衷心希望中药鉴定学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为中药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丁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