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苦参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长10~30cm,直径1~2.5cm。 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 有明显纵皱纹及横皮长孔, 栓皮薄,多破裂向外卷曲,易剥落而现黄色光滑的内层栓皮。质坚韧,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 切断面具微细的放射状纹理及列隙。气微,味极苦。
以条匀、断面色黄白、味极苦者为佳。
苦参药材鉴别
苦参显微鉴别
根(直径1cm)的横切面: 木栓层为8~12列细胞, 有时栓皮剥落。 韧皮部有多数纤维常数个至数十个成束。 束间形成层有的不明显。 木质部自中央向外分叉为2~4束, 木质部束导管1~2列, 直径至72μm, 木纤维常沿切向排列。 射线宽5~15列细胞, 中央有少数细小导管及纤维束散在。 薄壁细胞中含众多淀粉粒及草酸钙方晶 。
苦参理化鉴别
1. 本品横切片,加氢氧化钠试液数滴,栓皮部即呈橙红色,久置不消失。
2. 取本品粉末1g(40目筛), 用氨水湿润 ,加 氯仿30ml, 浸泡过液, 过滤。滤液分成二等分, 一份蒸干后用乙醇溶解并转移到5ml容量瓶中, 并稀释至刻度, 留待薄层定性用。 另一份蒸干后用1%盐酸溶液10ml溶解并过滤, 滤液分置二试管中, 并分别滴加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 产生红棕色沉淀; ②碘化贡钾试液, 发生黄白色沉淀。 (生物碱反应)
3.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 方法见2., 点样30μl。吸附剂: 硅胶(青岛,200目筛) 煅石膏(9:1)。120℃活化2小时。展开剂: (1)氯仿-甲醇-氨水(5ml:0.6ml:6滴)。 (2)苯-乙酸乙酯-丙酮-氨(3ml:3ml:1ml:2滴)。显色剂:(1)碘蒸气熏:除脱氢苦参碱为灰绿棕色外,其他点均为棕色。(2)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所有点均为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