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龙胆性状鉴别
1. 龙胆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长0.5~3cm,直径0.5~3cm;表面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多个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丛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直径2~4m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细密的横皱纹,下部有纵皱纹及细根痕。质脆,易吸潮变软;断面略平坦,黄棕色,木部呈黄白色点状,环列,髓明显。气微,味极苦。 (照片左)
2. 条叶龙胆(照片右)及三花龙胆根(照片左)的性状特征与龙胆基本相同。
3. 川龙胆 根茎短,呈不规则结节状,疏生细长而稍弯曲的根。根长8~20cm,直径1~3m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有细纵皱纹,外皮易脱落。质硬脆;断面棕色,中央木部呈黄白色圆心。气味似龙胆。(照片右)
均以条粗长,色黄或黄棕色者为佳。
龙胆药材鉴别
龙胆显微鉴别
1.龙胆根(直径约3mm)的横切面外皮层细胞类圆形或扁圆形,外壁稍厚,常含有脂肪油滴。皮层狭窄;内皮层明显,每一母细胞内有2~10余个子细胞。韧皮部较宽广,径向散列少数筛管群。形成层通常不连成环。木质部导管3~10个成群,有的呈二股状;射线宽广,髓部约占根部的1/3。本品薄壁组织中有多数纵横的裂隙;少数薄壁细胞中有脂肪油滴及小杆状、针状或方形草酸钙结晶,长2.5~5μm。
条叶龙胆根的形成层通常成环,较多的薄壁细胞中有脂肪油滴及草酸钙结晶,长2.5~5~10μm;三花龙胆根的薄壁细胞多皱缩呈颓废状,韧皮部内侧薄壁细胞中有众多草酸钙结晶,长3~7.5~15μm。
2.川龙胆 根(直径2mm)的横切面:外皮层及皮层薄壁细胞通常均已脱落。最外为内皮层,由内皮层母细胞与子细胞组成。韧皮部宽广,筛管群稀疏散在。形成层环不甚明显。木质部导管发达,密布于根的中央,无髓。薄壁细胞中有众多脂肪油滴;无草酸钙结晶。
龙胆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2g,加甲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浓缩成约4ml,分成两份,1份作薄层用。另一份加酸酸化,加碘化铋钾试剂有桔红色沉淀;另取定性滤纸一片,分别点龙胆甲醇液,干后,喷洒改良碘化铋钾试剂,点样处呈桔红色。(检查生物碱)
2.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上述提取的甲醇液点样。吸附剂:硅胶GF(青岛产)常法铺板,干后于110℃活化1小时。展开剂:氯仿-甲醇-水(30:10:1)。展距12cm。在荧光灯(254nm)下观察斑点呈紫红色。
3.紫外光谱:将条叶龙胆、龙胆、坚龙胆的甲醇浸出液,按上法点成带状进行薄层层析,将在紫外灯下Rf值约为0.4处的紫红色带刮入带塞试管中,加甲醇5ml,密塞,于60℃水浴上加温1小时,不时振摇,离心,取上清液,分别测定紫外光谱,在270nm处均有最大吸收峰(文献报导龙胆苦甙在270nm处有最大吸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