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3.田间管理
(1)松士除草 从移栽成活至封行约25~30天,这期间一般要松土除草2次。封行后可不再进行。
(2)浇水 稀莶草生长要求土壤湿润。但其生长旺盛期正处在梅雨季节,不会旱,惟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连续高温少雨,土地比较于,这时可在早晚进行一次沟灌抗旱。
4.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 6月初收获期均可发生。病斑暗褐色,形状不规则,往往被叶脉所限而呈多角形,直径0.2~0.5厘米,病斑发生多时,相互汇合,常见叶尖首先黄枯,但一般危害较轻,生产上常不进行防治。
(2)银纹夜蛾 其幼虫食害叶子,咬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植株中、下部叶子被吃光,每片叶子仅留几条粗脉,上部叶于继续被害。从5月中旬至收获均可危害,而以6月中旬至7月中旬危害最严重。被害后,叶子大量减少,既影响植株生长,又影响药品质量,必须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在7月中旬以前,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银蚊夜蛾幼虫多在叶背面,喷药需注意喷到叶子背面。 (五)采收加工 要求在花蕾或花序出现之前收割。收获期一般为大暑至立秋。要选择连晴天气收割。因立秋后雨水偏多,割后往往难于晒干,易发霉,故不宜延迟收割。稀莶草割下后,先摊晒一天,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日晒、夜收,并在中午翻身晒,晒至于透为止。稀莶草在干燥过程中,不能遭受雨淋、夜露,否则很容易发霉、变质;收进室内也要摊开,防止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