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三)生长特性
人参喜冷凉、半阴半阳之处生长,耐寒,忌强光直射。栽培时需搭设荫棚。参畦以上午8时前和下午6时后进阳光适宜,中午强光直射则会造成参叶焦枯。适宜在25℃以下气温中生长。森林腐殖土最适宜裁参,农田土加入充分腐熟的猪粪、堆肥等凉性肥料也可种植。要求柞、椴、棒等阔叶林地,土壤中性或弱酸性。农田栽参,前茬以种过禾本科及豆科,如玉米、高粱、谷子、大豆、小麦等地为好。根茎类作物为前茬不佳。栽种过人参的土地短期内不宜再栽参。怕积水,忌干旱。
人参种子采下来就播种,要经过20~21个月才能发芽,经过8~9个月催芽处理才能发芽。因人参种子有胚后熟、生理后熟两个过程,完成此过程需要一定的温、湿度条件。在田间条件下,将种子播在5厘米厚土中,土壤湿度35%左右,从播种到种子裂口,土壤的温度约为17~18℃左右为宜。此时土壤温度由高到低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播种到种胚目视可见圆点为第一阶段,此时平均温度21℃左右;从目视种胚可见圆点到点到占乳的1/2为第二阶段,平均地温在17.4℃左右;第三个阶段是胚占胚乳的1/2到裂口,此时胚乳仍继续生长一个阶段,再通过3个多月的低温(5℃左右),至春季气温上升至11.8~15.2℃时,20天左右萌发率可达90%以上。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栽种人参的环境要求无水灾、旱灾、风灾和冻害的地方。在平原地区地农田栽培人参,须选地势高、土质疏松肥沃、保水力强、排水良好的土地。人参喜森林腐区质土,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须在整地时添加有机肥料,使土壤肥沃、性状接近森林腐殖质土。若以一般农田为栽培用地时,前茬以玉米、谷子、豆类、小麦较好;也可在春季播种玉米、豆类,夏季翻压作绿肥,均施入1/3腐熟猪粪、腐熟落叶、绿肥(大豆秆节)、饼肥,1/3草炭,若土质严紧再加入适量细砂,与1/3畔面上反复翻拌3次,使之均匀,然后做成高畦。在拌土时应于每平方米施入过磷酸钙0.01~0.025千克以增加肥力,或每平方米施入猪粪2.5千克,老房土1千克,豆饼、过磷酸钙各0.5千克,与畦土拌匀。山坡地栽培人参,应选择坡度为5~25度高燥的缓坡,台地、山地一般20~30度为宜。坡度过大作业不方便,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宜选腐殖质较厚(13厘米左右)的土壤,有条件也应施入一定量基肥。
山地选好之后,进行场地处理。把乔木和石块清除场地之外,然后把灌木、草贴地皮割下,均匀铺在地面上晒干,四周围打火道,选无风天,太空晴朗,点火烧,全部变成红炭,灭火。用土埋或用水浇均可,这样增加了磷钾肥,也杀死了地下害虫。增高了地温和加快腐熟。
山地栽参有个原则:“头戴帽,腰束带,脚穿靴”,目的防止水土流失。按坡度陡坦,留出拦排水的拦水坝。所以烧完场地后定出排水坝的位置。一般每隔2000~4000厘米设一条蹬,宽100厘米,蹬的斜度与山地等高线的夹角以2~3度为宜,留做蹬的树柱子,起固定作用。翻地时,定蹬的位置不翻。应把石块。杂物等检出来难到蹬的旁边。做成坝形,起到拦水和排水的作用。
人参种植的移栽
1.移栽年限 目前,我国栽培人参有3种移栽年限制,即2年生移栽制、3年生移栽制和2、4移栽制。现多采用3年生移栽的“三三制”,即人参种子出苗后,3年移栽1次,到收获共6年。据报道,朝鲜栽参现采用“一五制”,即人参种子出苗后,当年秋季进行移栽,栽后连续培育5年收获。此法有利参苗的生长发育,质量好,产量高,但肥水管理要跟上。
2.移栽时期 可分春栽和秋栽。现多采用秋栽,即从9~10月地上茎叶枯黄后至土壤冻结前进行。因此时人参已进入休眠期,养分已转移,积累于根部,参很充实饱满,翌年生长发育健壮。秋栽,宜迟不宜早,过早,因地温较高,参根易萌动,且雨水较多,易染病害而造成烂根。春栽,于早春土壤解冻后立即进行,宜早不宜迟,过晚,芽胞已开始萌动,影响生长。
3.参栽的选择 参栽挖取后,在阴凉处选根乳白色、须芦完整、芽胞肥大、浆液充足、无病虫害、长度在12厘米以上的大栽作种栽(东北称“栽子”)。其中,3~4年的壮栽子,可用来培养“边条”红参。 为了培育“人形”边条参,要选择主根长、体形美观、分枝少的参栽。在移栽前再进行去须整形,即在主根6厘米以下留交错的2~3条侧根,还应去掉上部1/3的须根。掐根去须时,切勿撕破根皮,以免感染病菌。 除须整形后,按参栽芽饱满程度和大小进行分级(东北叫“分路”),一般分成一、二、三级,分别移栽,单独管理。 在栽移时,参栽用1:1:100倍波尔多液浸种15分钟进行消毒,注意不要浸到芦头。此外,如从病区选来的参栽,经整形后亦要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浸渍10分钟,进行消毒。
4.栽植密度 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栽培密度,有利于优质高产。一般行距不宜过小,因过于密植,茎叶之间相互遮光,影响光合作用,减少于物质的积累,也不利于参根对水肥的吸收。适当稀植,可充分发挥植株个体生产潜力和群体结构的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如采用3年生1级参栽(东北称“一路栽子”),行株距应为25厘米×12.5厘米,以每平方米32个高档参为宜。如参栽按其重量分级:一级种栽为80株/千克。二级种栽为120株/千克、三级种栽为160株/千克。再接等级确定行株距。
5.栽植方法 农田栽参多采用“摆栽法”。先在畦面上按规定的行距,横向开栽植槽,槽底要平整,宽度以参栽摆入不弯须为准。然后,将参栽按一定株距摆入槽内。摆放时,将参栽芦头朝上,与畦面呈30°角,顺次摆入,边摆边覆土,位置不能移动,须根要舒展,将来主根生长较长,侧根较少,质量较好。覆土完毕后,刮平畦面。秋栽时,覆土后还需盖树叶、秸秆、杂草等覆盖物,厚10~15厘米,再压土,以保墒防寒。 近年来,栽培上采用浓度2000~4000毫克/千克B9溶液处理参栽,可培育出多芽胞参根,提高了人参单株根重,达到增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