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一)分布
川牛膝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西亦有分布。主产于四川盐源、木里、喜德、冕宁、越西、泸定、金川;云南大理、楚雄、昭通、下关、丽江、维西。
人工栽培品,主产于四川天全、金口河、汉源、荣经、宝兴、芦山、峨眉、洪雅、峨边、甘洛;云南玉溪、曲靖、楚雄;贵州毕节、盘县;陕西凤皋、宁强;湖南龙山、凤山及湖北恩施、利川。以四川天全、金口河的川牛膝栽培历史悠久,量大质优。
川牛膝是四川的特色药材品种,主产于四川金口河、雅安天全县、宝兴、凉山州等地。
(二)采收及加工
1、采收 播种后第3或第4年收获。一般于10-11月倒苗后采收。要求深挖,减少断根。挖出后抖去泥土,割去芦头,剪去须根和侧根。
2、加工 按根条大小理顺扎成小把,火炕烘。半干后,堆放数日,回润,再炕或晒至全干。一般情况下,3年生川牛膝,亩产干货150-200公斤;4年生200-250公斤。
(三)储藏养护
川牛膝一般为压缩打包件,每件50公斤。贮存于阴凉干燥处,适宜温度28℃以下,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12-17%。
本品易虫蛀,受潮生霉,久贮泛油。吸潮品质地返软,断面变为灰褐色或黑色,散发异味,有的呈现霉斑。危害的仓虫有药材甲、粉斑螟、诱赤扁谷盗、米扁虫、烟草甲、赤似谷盗等。蛀蚀品表面可见蛀洞,其周围颜色变暗,有分泌物、虫类粘附;幼虫多潜匿内部蛀噬。
储藏期间,应保持环境干燥、整洁,注意调节仓库温湿度,必要时采用吸潮剂吸湿。高温高湿季节前,可进行密封抽氧充氮养护。虫情严重时,用磷化铝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