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药材大全 > 药材病害 > 正文

药用植物芦笋茎枯病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6-2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药用植物芦笋茎枯病   芦笋
学名 Asparagus officinalis L.别名石刁柏,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著名的药用蔬菜。以根部入药。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栽培。
症状 又称芦笋茎腐病。主要为害茎、枝和叶。茎部初生纺锤形或线条状暗褐色斑,周缘水渍状,病斑渐扩大,中央赤褐色凹陷,其上散生很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绕茎或枝一周后,致病斑上部干枯,似火烧状,不仅影响下年嫩茎的质量,甚至造成绝产绝收,成为芦笋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


病原 Phomopsis asparagi (Sacc.) Bubak 称天门冬拟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形成于子座中,单生或2—3聚生,扁球形至近三角形,黑色,孔口突出,近孔口处壁厚。分生孢子角乳白色,a型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梭形,无色,单胞,两端各具1油球,大小7.5—10.0×2.5—3.0(μm)。此外,还有b型和中间类型的分生孢子。生长适温10—30℃,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5℃。在PH5—10的培养基上均可生长,以PH7最佳。光照能诱导分生孢子器产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田间或堆积在田埂上的枯老病残株上的分生孢子器,在高湿条件下释放出分生孢子进行侵染,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茎、枝及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雨水沿茎枝向下流,致茎基部形成大量病斑,或引起流行。该病早春始发,均温15℃潜育期7—10天,多经5—10天形成繁殖器官,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早期形成的分生孢子器能越夏,成为秋季侵染源。该病多在梅雨或秋雨连绵的季节发生流行,均温19.8—28.5℃进入盛发期,连阴雨或台风暴雨后病情加剧,施用氮肥过多或缺乏,或土壤湿度大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防治方法 防治该病需从秋、冬季田间卫生入手,加强栽培管理,配合药剂防治对压低冬季田间菌源及减轻下年田间病情具明显作用。(1)目前在缺少抗病品种情况下,应推行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早春先采收绿芦笋,留母茎的时间适当向后推迟,提高寄主抗病力。(2)收获时沿土表割除,将枯老病残深埋或烧毁,并注意清除杂草。(3)在春、夏季采笋期或割除老株留母茎后,对重病田在根盘表面和嫩茎及嫩枝抽蔓期进行喷药保护。可防止幼笋出土即受病菌侵染,还可保护所留母茎免受大气中病原菌为害。药剂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BO—10水剂1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3—4次,遇雨适当增加次数,雨后及时补喷。重病区尤其要抓住笋株易被侵染的幼嫩期及时防治,40天以上笋株抗病力虽逐渐增强,但也要抓住培土前或采收结束扒土后2—3天晒根盘时进行喷药保护,并注意合理混用或轮用。(4)有条件的用10%百菌清重烟剂9—10.5kg/hm2,放烟0.5小时后烟云逐渐沉降到芦笋植株上,防效80%左右。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