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回顾和反思20世纪中医发展的风雨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医发展一直笼罩在科学主义的阴影中,并在不懈地追求医学一元主义的理想目标。科学主义视科学(现代科学)为最高的的价值标准,用这种标准来理解、评价和发展中医,其结果必然将中医视为“非科学”,而一切非科学的东西在科学主义的视野里是应被废除或改造的,于是便有了“废止中医”、“废医存药”、“中医科学化”等口号和主张,中医至今仍没有摆脱被质疑和改造的尴尬境地。医学一元主义与科学主义具有内在互补性,“构成了20世纪中国医学的一个主旋律”。医学一元主义认为“天下事物只有一个真是”,各种医学体系的并存是暂时的,必将象其他传统自然科学一样,百川归海,最终走向统一。医学一元主义追求的是“归于一是”,而科学主义则指明归之于科学。20世纪中医发展的种种思潮,无论是“中西医汇通”的实践,“废止中医”的尝试,还是中西医结合运动的开展,甚至是中医现代化的努力,尽管各种主张和口号有所不同,但其追求的理想目标却倾向一致,即创立一种统一的、一元化的现代新医学。从实践结果来看,与实现一元化的医学理想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中西医汇通”结果是“汇而未通”,“废止中医”是以失败而告终,“中西医结合”目前还处于“结而未合”的状态,中医现代化道路困难重重。
面向21世纪,中医要摆脱20世纪的困境,就必须走出科学主义的阴影和医学一元主义的认识误区,重新转换视域,更新思维,确立医学多元主义的理念,从多元性的视角重新认识和发展中医。
一、中医是什么?
有人认为中医是科学,有人认为是技术,还有人认为中医是自然哲学、经验、文化、前科学、潜科学等等,对中医的学术性质至今尚未形成共识。其实,有关中医的本质问题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形而上”的思辩,这一元哲学问题的解决对中医发展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中医是科学,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自然科学的一般标准来检验、评价、研究和发展中医;如果中医不是科学,那么“中医科学化、现代化及中西医结合的提法有待于进一步商榷”(引文)。简单地用科学主义和一元主义的标准来“说中医就是科学或者不是科学,是一门经验医学或者哲学医都会使我们陷入一个难堪的困境”(引文)。也许,从医学的多元性角度理解中医,可使我们开阔视野,摆脱困境。
认为中医不是科学的人所持的标准是现代科学的标准。如果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标准来衡量,不但中医不是科学,古代西医也不是科学,古代东西方均没有科学。把科学狭隘为“现代科学”,把医学狭隘为“现代医学”,这种划分方法等于抹煞了科学(医学)的起源。实际上,医学显然不是到了近代才突然产生的,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医学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童年的幼稚、青年的壮大,中年的成熟,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医学又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首先是一种文化,它的存在和发展要受到文化的影响,是与一定时期、一定民族的文化相关联的,这使得医学具有了多元性的特征。
1.医学发展的阶段性——时间上的多元性。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医学有着不同的特征,古代医学带有经验色彩和自然哲学特征,中、西医学概莫能外。从两种医学的典定性著作《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中便可看出古代医学“基本上处于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和猜测性思辩阶段”(引文)。近代以来,西医学脱离了自然哲学母体的怀抱,走上了实验科学的发展道路,用解剖、实验、分析、定量等还原的方法来研究人体、治疗疾病,从而形成了机械论生命观和生物医学模式。现代医学在不断分化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综合,又重新开始强调人体的整体性、有机性和动态性,并力图克服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认识人体,治疗疾病。可见,医学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医学不可能是医学发展的终结和惟一形态,它只是医学发展的一个阶段,未来医学又将会有与现代医学不同的特征。因此,如果把医学某一阶段的特征当作医学的惟一特征,当作衡量一切医学形态的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